第二年教议论文单元,与上一年相比,没有了当时的偏见,觉得议论文很枯燥无趣,相反却读出了思维的乐趣。
在讲《敬业与乐业》之前,我先用日常生活的例子如“黑板是绿色的”“我们是一个团结的班集体”等,让学生区分观点与事实。然后再围绕刚刚的观点,我说了一段论述的话,让学生判断论证的方法,顺利地引出常见的论证方法和运用的论据。我看到平常上课没那么专心的学生也竖着耳朵专心的听着课,原来是我用拔河比赛证明班级团结的事例吸引了他。我用隔壁班级在赛场上的溃不成军和我们班级的齐心协力来正反对比论证,又成功地让他们掌握了一种新的论证方法。引用孔子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来论证要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将学习的竞争比作赛球,用生活中鲜活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到常见的学习方法。
在讲《敬业与乐业》之前,我本来是准备用PPT的。当我布置一个任务:找出课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他们阅读、思考、圈点勾画的时候,我在教室巡堂,发现很多同学只是画对了两三句,但是画的更多的是不那么重要的句子。我就临时起意用投影投出了某一位同学圈画的内容,通过大家一起评价他的得失,找出了作者的观点和谈论的问题,顺势也理清了结构,梳理了论证方法、论据和论证思路,一节课虽然只研讨完了“有业之必要”和“敬业”部分,但算是手把手教了学生如何去读议论文,如何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最后又重点总结了论证思路的答题方法,作业也布置了两道相应的题目。
下课调查学生的反馈,两个之前不怎么喜欢语文的同学,都觉得:好像议论文更有意思。以前教议论文是我懂了,学生似懂非懂。或者是我也没彻底弄懂,学生更是似懂非懂。但这节课,学生确实有所得。
第二节在另一个班上课,因为他们基础较差,课程进展缓慢,所以开学一个月一直没讲作文。昨天利用一个同学的病文写了一篇同题作文,今天就给他们上了一节作文课,利用两篇范文和一篇病文的对比,引导他们在创作的时候要学会细节描写。以前,我常常是讲完就算了。但是这次,我在下课之前布置了一个片段写作,看他们似乎信心满满,不知交上来的作业会如何。
最近一周的教学,我愈加注重讲解——示范——练习——反馈——巩固——评讲的过程,学生不再是上课只是坐在那里听,而是思维动了起来,真正做到了生本课堂。以后的课堂也要继续延续这样的模式,再慢慢改进优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