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17
晨间,四周一如往常的幽暗清静,远处密密排布的商务楼上的霓虹仍旧闪亮耀目,我踏在每周五天都要经过的蜿蜒小径,心中也如此时的周围 ,安静随意。
喜欢独处着行走,可以天马行空,可以时而快走,时而慢行,全然随着自己的心意。这样的生活让我随处自在、心安理得。
一个月前,和妈妈在诺诚整理房子时,妈妈极喜欢我屋前屋后的小院,和我规划着春季时小院需要的先栽什么树,再如何将菜地划片出来,四季的菜都可以应景。在我眼里,妈妈一直是闲不下来的人,她总是忙忙碌碌,很累却不肯停下,我对她说:“妈妈,等都弄好了,你和爸爸就住在这边,不要在回去了,从这里一直住着,孩子上了大学,我就可以和你们住在一起,等我退休了后可以天天陪着你们,给你们养老。”妈妈眼睛瞬间亮了,一脸笑意地说:“能行吗?那能靠你养老,那你哥哥。。。”我知道妈妈还是传统的养儿防老的思想。
“哥还要有好多年退休,嫂子身体不好,他还需要照顾嫂子呢。”我要给妈妈一粒定心丸。
在过了两周后的周末,仍然和妈妈来到诺城的装修现场 ,妈妈忽然说,以后她和爸爸要去养老院生活,和那些同龄的一起打牌的伴一起,不给我们添麻烦云云,我很纳闷,对妈妈说:“怎么变卦了呢?” 妈妈没有再吱声,感觉到发生了什么事情。
最近奶奶住院,96岁的老人像个孩子,一位实习医生过来量血压及血糖,她紧紧抱住小医生的胳膊,哀求道:“你给我看看吧,我全身难受。”爸爸站在床头,抚着她的头发,哄着她说说:“这不是给看着嘛,打了针,马上就好了。”像哄孩子的语气。奶奶因为发烧,已经全身无力,医院诊断为肠堵塞,就一直不让她吃饭,再给她灌肠,她已经完全不能起身,拉尿全在床上,二姑和四姑给她替换尿不湿,给她细心的擦洗,执意不肯让我搭手帮忙,后来直接把我推出了病房。在回家的公交上,对当时的所听所看唏嘘不已,我在幼儿时候,父母也是这样给我细心轻柔地更换尿布,清洗吧,然后如俗语中说的那样“一把屎一把尿的拉扯长大”。等到父母有一天老了,回归至孩童模样时,此时是否该由我事无世细照料着他们,报答他们生养之恩?人生循环更迭,大约皆如此。我可否能做到今生父母为我做到的十分之人,哪怕百分之一?
于是便有了某个周末,和爸爸在诺诚时,我试探地问道:”爸爸,以后你们常住这里吧,我们养上一只大狗看家护院。”爸爸笑了,说:“不行啊,不能跟着你们,人老了总有说话不当之处,一次不计较,次数多了就不行了,你自己在家还行,要是KG回来了,哪有勺子不碰锅沿的?老人是不能掺和孩子 的生活里的。多少家庭都是因为父母掺和在一起,闹得离婚散场,我和你妈现在是能帮你们多少就帮你们多少,等帮不上时再说,尽量不给你们添麻烦。”
我梗住了,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我一直对父母的话算是言听计从,当时也说不出什么话反驳,如果我不能做到的事我也从不肯轻易许下,只是这个话题总是郁结在心头,挥之不去。此时的我走在这条常走的小路上,慢慢走着,迎着要初升的朝阳,忽然就像朝阳一般豁然开朗起来,我原本给自己的座右铭是,干净沉默的处事,后来总是感觉太宽泛,于是在最近做出了细化:不抱怨、不指责、不生气,多说赞美的话,多说温柔的话,多说礼貌的话,安静的欣赏生活之美。之前我思考对日渐老态的双方父母该以何种方式奉出,我想大约应是不与兄弟姊妹攀比,努力做好应该做的,多做令父母开心的事,问心无愧而已。而且我也从来没有想过不赡养KG的爸爸,只要他肯到我们的城市来,我一样会好好孝顺他。我可以学做适合老人吃的饭菜,不顶撞他们,竭尽全力让他们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而我也一样可以过好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之前是受了惯有的思维的影响,认为一方赡养父母,另一方便会不高兴,会产生极多的矛盾,以为大家都过的生活,才是正常的状态。从现在开始,我要改变思维,不仅我要改变,也要影响到我的家人,善待我身边所有的人和事,哪怕一草一木,相信且用实际行动将自己的理念影响他们。
互相敬爱、善待双方的老人,才是我们一生最完美的品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