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朵荷:姑苏城外寒山寺

寒山寺,心心念念的地方。那年那晚,月落夜深,张先生在游荡的客船里,在幽暗静谧的环境下,赋诗一首: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似乎,因为有了历史的润色,寒山寺显得,丰富,给人以联想。
那城,那寺,那钟声,使幽静的夜变得是那么不同。
“灵熹,我们到了。”阿月说着,边拉着灵熹的衣袖下车。
灵熹,原来听着曲子,又出神了。她总是这样,听什么样的曲子,出什么神,这次终于来到,她心心念念的姑苏城,而后就是姑苏城外的寒山寺。
“灵熹,来来来,你给我拍张照”阿月显然已经进入另一步,而灵熹依旧在看这座历史悠久的姑苏城,眼睛里满是深情。
“阿月,不好意思,我刚一直在看这座城,过往的痕迹。一时没听见你说什么。”灵熹不好意思,满脸歉意。
阿月是了解灵熹的,别人看灵熹总是怪怪的眼神,而阿月不这么认为,阿月觉得灵熹,念旧,对过往不是一般的沉迷。而是沉迷到,她错生了朝代。但依旧适合这个时代。她喜欢跟这样的女子结为好友,时刻谨记不忘初心。
“好了,好了,没事的,我们去寒山寺。”阿月说着,忙推灵熹去往寒山寺的路上,因为她知道,那是灵熹下一刻想去的地方。她要做的,就是静静地陪着。
寒山寺外的银杏树慢慢变黄了,一排排的矗立在路的两旁,俨然就像迎接朝拜人的队伍。此时,四下无人,灵熹,避开了人流多的时候,选择无人的时候,走入寺内。一来,自己不受他人打扰,而来,寺院,静修之地,不宜喧哗。人多,自是少不了喧哗。
寒山寺没有寒意,未进寺内,远远就闻到了桂花香味。踏入寺内,只见一位僧人,正在采摘桂花。此时的桂花上,还有点点晨露。显得格外清香。
僧人说,秋日晨起,采摘的桂花,等晒干,冬日里,泡开,室内会被茶香四溢。有的桂花落在了地上,有的落在石凳上,僧人也不会扫去,也不会坐石凳。只说晚间会扫成堆,随后埋在树下。
不知那桂花,是何人种下,而它又知道多少,过去的是是非非。僧人说,他来时,那几棵桂花树就在了。
“两位姑娘,看你们来这么早,让你们尝一尝,几日前,我晾干的桂花,泡的新茶。”僧人看灵熹,阿月,蹬着眼睛出神地听他絮叨。忙让他们尝尝鲜。随后,灵熹细细观察寺内,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皆可用“深情”二字概括。
临走时,那位僧人给灵熹一包桂花茶,说是赠给有缘人。
End
/ 最后想说/
曾经,还在学校的时候,学校前面的广场旁种了很多树,其中就有桂花树,我见过有人,采摘桂花,问后,才知,桂花可以泡茶喝。
采了些,不知后面喝了还是没喝。
还有很高很高的银杏树,秋天的时候,满树黄色的银杏叶,甚是漂亮。地上也落了一层又一层。
后来去过的地方,见到了从未见过的丁香花,山楂树。海棠花,和海棠果。原来,从未见过的美丽,如此之多。
|九朵荷。业余自媒体人。中原女子流浪四方。喜文字,爱画画。在尘世里修炼,在俗世间求生。在不是写诗的时代,偶尔喜欢写诗。偶尔写写小情怀。|
w:zmm2050
编辑:九朵荷(晨暮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