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一次温习《在远远的背后带领》这本书。
昨天回顾了“不越界”中的“解除"都是因为我"的咒语”这一节的内容。
很短的篇幅,讲述了解除“都是因为我”的“咒语”的关键所在。
那就是要捋清谁在问题区,这个相对比较容易理解。(复杂的事情,实操也很难捋清……)
于自己,当下最困扰的是捋清了谁在问题区后,接下来该怎么做?
书上说,当觉察到对方在问题区,而那个问题点与自己无关,我们可以做的是,倾听和陪伴,让对方感受到被关怀。
当对方在问题区,而那个问题点与自己有关时,也需要倾听,然后协助对方走出问题区。
这个对于我需要多加刻意练习。
做到倾听,现在相比以前已有很大进步。所谓倾听,我的理解就是带着同理、接纳和真诚的内在态度去倾听,通过倾听和陪伴,梳理对方被卡住的情绪或感受,协助对方的情绪流动。
协助对方走出问题区,我好像不太善于。
感觉自己不太善于共情,即便站在了对方的角度,用心的去倾听了,也很难预料对方的真实复杂的感受。是倾听不到位?还是自己的表达欠妥?有时候自己都分不清。
好比晚上,刘先森带着哥哥妹妹冲凉。
原本是哥哥一人在澡盆里,妹妹突然自己脱光了衣服,也要去洗澡。
这兄妹俩,现在已经不愿意同在一个澡盆同时洗了,也很少同时去卫生间冲澡,今天这是咋的啦?来不起阻止妹妹,她已去到了卫生间。
这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呀!想着咱就不要先入为主的去指点啥,静观其变吧。
两娃在卫生间,没到一分钟,开始吵起来了。
哥哥在澡盆里,妹妹要淋浴,淋浴的水溅到哥哥脸上,眼睛里,哥哥不乐意,而妹妹自己又控制不好……
你一句我一句就吵起来,然后相互用毛巾当武器,干起架来。
我在房间不得不停止手上的活儿,进到卫生间,问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情。
哥哥不理我,湿漉漉的去了房间,妹妹愣在原地。
让妹妹再继续冲一下,我去看看哥哥。
妹妹见我没陪她,也生气的走出了卫生间。
多半时候我都是先哄妹妹的,这次因为哥哥身上湿漉漉,担心他不擦干身上的水,会被感冒,所以决定先陪陪哥哥。
问哥哥发生了什么事,哥哥撇了我一眼,没说话。
既然妹妹出来了,就让哥哥再去澡盆泡一会儿,我先来哄妹妹。
哥哥去了卫生间,我拿着浴巾裹着妹妹,没说话,看着妹妹,妹妹看着我也不说话,我们就像是用眼睛在交流,我感受到妹妹已经走出了刚刚气愤的情绪区域。
这小孩的情绪,来的快去的也快。
妹妹的情绪得到了“关照”,穿好衣服,也愿意自己先看一会儿绘本。
又去卫生间陪哥哥,与哥哥聊天。
“哥哥,刚刚发生了什么事?”
“妹妹把水弄到我眼睛,还用毛巾刷我……”
“妹妹把你弄疼了,对吧?”
“我讨厌妹妹,你把她送给别人吧……”
妹妹在房间也敞开嗓子喊:
“妈妈,我不喜欢哥哥,你把哥哥送走……”
“好吧,妈妈,你把我送走吧,送到越远的地方越好……”
哥哥听到妹妹的话,气奋的顺着妹妹的话说。
我……短路三秒钟。
“哥哥,咱先暂停,先洗澡,洗完了去房间我们好好商量下……”
“妈妈,你再别说了……”
哥哥瞪着我。
“怎么啦?哥哥”我问。
“你别说了,有时候妈妈的话太多了……”哥哥看着我,感觉到哥哥情绪没有刚刚那么激动了。
“你希望妈妈怎么做?”我问。
“不要说话,特别是在我生气的时候。”
哥哥继续说:
“我很生气,你再说,我就更生气了……”
“好,我知道了,以后我尽可能在你和妹妹吵架时,不说话。”这娃是在嫌我管太多?
“但是你们吵架时可不可以小点声音,好好的说话,着急了也不要动手打人。”我又补充道。
哥哥答应“好”。
回到房间,两娃又和好玩开了,与哥哥没有机会讨论刚刚不愉快的事情了。
对于这次兄妹俩吵架,我感觉只治标没能治本。
处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状态。
三岁半的妹妹正处于自我意识萌发期,很多事情都要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大人可以理解,对于6岁半的哥哥,要经常迁就,容忍妹妹,确实有难度。
我知道两娃相比同龄娃,做的其实都已经很不错了。
狂抓的时候,只能默默的多看书,借用书中的智慧,寻找答案。
后记:
把整个过程复述一次,感觉自己在表达“我信息”时也很欠妥,或许,在当时那个环境中,我也处在问题区而不自知吧。
适当的时候,要多多表达“我信息”。
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