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俗,悦己,喜乐

作者: 方丹日记 | 来源:发表于2024-02-16 09:57 被阅读0次

    在青春的岁月里,我们往往偏爱那些略显凉薄的物质,即便它们并不寒凉,我们也要强行赋予它们悲伤的诗意,正如我们口中常说的“天凉好个秋”。

    回忆起那段校园时光,热衷参与到文学写作的社团,有些人热衷于读诗写诗。一群年轻人聚集在梧桐树下,每一张青春气息十足的脸庞,都带着淡淡的忧郁——似乎只有更早的雨季,更浓郁的惆怅,才能满足他们对文学情调的追求……

    那些诗,他们未必能够完全理解,但他们仍然乐此不疲地沉浸在忧郁之中,生怕过于欢乐而失去了诗意。就连自己的名字,也觉得太过普通,俗不可耐。闺蜜曾多次嚷着要改名,但终究因为户口本、身份证难以更改而放弃。只记得她无限懊恼于自己的名字,其中的“虹”和“莲”二字简直是俗到了极致。

    在那个年纪,所喜欢的人也常常是冷艳的女子或小生,不喜欢随和,不喜欢热闹。即便是在小城春节的花会上,也不愿意去看踩高跷的人——那些过于热闹的场景总是带着乡间的俗气。甚至有人家在家办事时,居然还要请戏班子来唱戏,那河北梆子的声音穿过夜空,让人觉得热闹中充满了让人烦恼的俗气。

    年龄大了,却又开始喜欢这些曾经认为俗气的事物。真正的快乐原来就藏在一杯茶、一捧花之中,而不是刻意营造出来的。住宅楼旁边的小广场上,每天晚上都有人唱戏:吹笙的,拉弦的,还有上岁数的戏迷高声唱着河北梆子。如果放在20年前,一定会觉得这些又吵又俗,但如今,却满怀欢喜地坐下来去听,甚至在唱腔中感受到了喜悦。

    《打金枝》有它的独特之处,《大登殿》也有它的魅力所在。这种触手可及的喜悦让人充满了欢喜——即便它低到尘埃里,也有着难以言说的亲切感。

    欢喜确实很难得,因为它能让人更加慈悲和善良。人世间常常充满了艰难和苦难,因此,能够拥有欢喜心的人往往能够更好地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在庙堂殿宇中,喜欢看的是欢喜佛——那种无拘无束、无忧无虑的样子,其实是对生命的透彻领悟和对众生的无私关爱。怀有欢喜心的人,能够以更加平和的心态去对待生命中的各种境遇,从而更好地普渡众生。

    曾经也痴迷过西方的油画,对那些令人费解的行为艺术也产生过浓厚的兴趣。然而,在夏季的一个午后,当走进中国美术馆,面对蔡国强《不合时宜》作品时,内心的感受却有所不同。看到他将豪华汽车插上箭矢,将金钱当作鞭炮点燃,用羊皮和竹子塑造出一条河流,并没有感到欣喜,反而更多地感受到了岁月的沉淀和流长。

    那些曾经的取巧和噱头似乎已经成为了过去,而现在更加倾心于杨柳青和桃花坞的年画,它们充满了喜庆和欢乐。甚至送子观音图,也同样能够让人心生欢喜。

    越来越喜欢这人世间的俗气欢喜,因为它真实而贴近人心,没有华丽的包装和噱头,却能够深深地触动着内心。

    有位同窗好友寄来了毛峰新茶,冲泡的一瞬间就醉了。这样的欢喜,清心明目。还有之前的旧衣服,自己剪掉原有的装饰,一下子感觉很清爽,也是欢喜。还有这三千烦恼丝,已回归到开始时的自然黑,短一些,再一些……又清爽,又利落,有多欢喜。

    欢喜也可以简单到一分一秒。这一秒,天是八月秋高天;下一秒,有新书带着油墨……甚至闻到空气中的花香,甚至找到了早就不见的一张黑白小照片——才十八岁,正当年少时……

    简单的心中装着简单的喜欢,才应算是大喜欢吧?更愿意活得古意一些,不对抗,不较劲,不盲从,活得从容、淡定、宁静,不一定每天都充满欢喜,但一定要努力地欢喜着。

    哪怕是一场空欢喜也好。

    曾记得王菲用粤语唱过一首歌,非常喜欢其中的两句歌词——让我感谢你,赠我空欢喜。即使是空欢喜,亦是欢喜呀。

    不埋怨,不抱怨,有过就已经很好。雄关漫道,岁月冷,衣衫薄,有欢喜的路总是轻盈的。而那声谢谢,已经证明感激了、放弃了。

    有很多东西,只能是空欢喜。

    若秋天真的来了,那时候一定会悲天悯人,但现在,只看了云淡风轻,天高了,云也深了——找一个晴暖之日,约几个老友小酌几杯,重温年少时的美好时光。有的时候,欢喜就在眼前,只要轻轻地碰触它,它就会在。

    就像昨日下午,摆弄着自己学刻的章—— 一枚阴文“喜乐”,托人又刻了一枚阳文的“悦己”——把两枚章印在自己新买的书上,白纸红字,真的是一个欢喜。

    你若看到她——便是那素衣女子,黑发素颜,站在快落叶的树下,如它一样素朴,如它一样任意伸展着自己的喜悦,轻轻一笑,问一声:嗨,不妨也和我一道欢喜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雅俗,悦己,喜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gvy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