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
可笑乎
一【静夜思】
明代版本: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宋代版本: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抬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这一首李白的诗在岁月的长河里流传下来,悄然发生了变化出现两个不同版本,我比较喜欢明代的版本。首先这是一首古诗,不是五言绝句。仅有二十个字的短诗便有三个重字‘头’‘明’‘月’,平仄不符合绝句的格律要求。所以这里用字不受平仄声韵的限制,纯粹为创立意境遣词用句。这是我要说明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读者对文中‘床’的理解。
先看看括号里这段来自书本的资料:
【床:此诗中的“床”字,是争论和异议的焦点。今传五种说法。①指井台。②指井栏。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其关系的发生则是由于两者在形状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类同。③“窗”的通假字。从意义上讲,“床”可能与‘窗’通假,而且在窗户前面是可能看到月亮的。但是,参照宋代版本,‘举头望山月’,便可证实作者所言乃是室外的月亮。从时间上讲,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在对作者原意的忠诚度上,更加可靠。④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诗经·小雅·斯干》有“载寐之牀”,《易·剥牀·王犊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说,讲得即是卧具。⑤马未都等认为,床应解释为胡床。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马扎功能类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腿可合起来。现代人常为古代文献中或诗词中的“胡床”或“床”所误。至迟在唐时,“床”仍然是“胡床”(即马扎,一种坐具)。 】
以上【】中的资料来自书本,并且百度百科也有同样的注释。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床如何理解都不重要,并没多大的深究价值。李白的诗多以夸张的表达手法,也就是说应用夸张的表达手法本就不需要准确性, 难道吟读‘飞流直下三千尺’‘桃花潭水深千尺’要去丈量核实诗句中的数据是否精确?
须知月光是普照的,除了被物体遮挡外,并不是只照在某个物件上。 难道月光只能照在井台或者井栏上,或者只能照在窗上?所以诗句中的‘床前’是指他所在的地方而已,他目击的前方,就不能无聊的去争论床的具体所指。
非要追究‘床’的准确意象,那我绝对只认同指‘井栏’的说法。因为井栏在古代诗歌作品中是家园的象征,月光照在井栏也同样现在诗人的家乡一样,提醒了自己‘背井离乡’的处境,由此引起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但是集合‘疑是地上霜’我又觉得‘床’为‘窗’的通假字也是对的,因为物体放在室内的地板上,口语讲“把某某放在地上”,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 孩子都这么大了,放她在‘地上’ 别总是抱着; 去菜地拔菜时,当有人问起“你要去哪儿啊?”,一般都回答: 我上地里去。
因此口语中‘地上’一般指室内地板或者没长植物的土地,如掉东西在院子里或马路旁边,我们也说是掉‘地上’了。掉在长有植物的土地上,我们一般口语喜欢上说掉在‘地里’了。诗句‘疑是地上霜’那就应该是透过窗户照进屋里来的月光,怀疑是地上霜,‘上’字作为方位名词讲。若是此处的‘上’作动词讲,那么‘地 / 上 / 霜’就必须是室外。理由是若房顶还在的话,室内的地板一般不会上霜,然此句再反推与‘床前’的关系作判断,则应当属于方位名词的错位对仗‘地上 / 霜’不是‘地 / 上 / 霜’。
理解诗词文学作品,也要结合我们的语言习惯,诸如: ‘嘴’和‘口’都是指动物吃食、发音的器官,亦指说话。 但是习惯用语上有所区别,‘口齿伶俐’‘亲口对我说’就不能说成‘嘴齿伶俐’‘亲嘴对我说’;‘嘟着嘴’不能说成‘嘟着口’,‘围墙上开个口子’不能说成‘在围墙上开个嘴巴’,并且由‘嘟着嘴’和‘开个口子’可以区分嘴和口的形状,嘴通常是双唇闭合突出的时候称作嘴,双唇张开凹进去称作口。‘喝口水’不是‘喝嘴水,因为闭合的双唇就不能喝水,只有双唇张开才可以喝,‘喝口水’的口作量词。嘴和口通用的口语如: 闭嘴=闭口、住嘴=住口。
所以我会深入追究‘地上’是室内还是室外,却没必要深究床的具体所指。
第三、我最关注流传的明代版本的诗句‘举头望明月’,平时我们日常用语将仰望天空说的是 ‘抬头’,此处为什么要用举头? 抬头的动作是头向上仰视,举头当然不是把头举起来像举旗帜一样,而是托举。手托着下巴头微微向上看。那么这个动作和后面低头连贯,先是手托着下巴仰望月亮,然后微微的把手放低,低头沉思,在思念故乡。这是一个沉思的肢体动作的形象描绘。所以为什么用‘举头’不用‘抬头’的原因不是因为古汉语和现代日常用语的语法差异,而是更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诗人思乡时的情感动态的外在表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