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与情感

作者: 满地森森 | 来源:发表于2019-01-09 20:30 被阅读7次

    最近看到的一篇文章《王德峰:阳明心学何以成为当下中国人的精神出路?》和最近的体验,让我考虑一个问题:中国文化的特殊性。

    中国人敬佩两种人,一种是至情至性的人,一种是无动于衷的人。

    孟子当初说“不动心”,张载当初问程氏兄弟,怎么做到定性?都是怕人心随外物而动,不得自主,如被操控的玩偶。

    但是,我们真正敬佩的倒不是天上永远无动于衷的神仙,而是敬佩和欣赏下凡的七仙女。

    为什么?怎么会这样?

    或许自我意识和情感是不可分割的。就像自我意识和思考也不可分割一样。

    以本人内向探索的经验,自我意识绝少做到零情感。

    用饱含感情的触觉去触碰事物,是我们的文化特征?是我们的独特发明?

    这是将死的原始文化还是一种在将来还有生命力的文化?和西方那种理性的文化有何区别?

    一时间,让我茫然。

    不过,那种特殊的味道也更清晰的凸显出来。

    所谓生命的体验难道不就是乘坐情感的过山车吗?

    我们享受成功的狂喜,爱情的甜蜜,失意的痛苦,沮丧的如坠深渊。这就是人生的意义啊!

    当人认识到生命的短暂和唯一,带着欣赏的眼光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一切都产生不同的意义。

    其实,我们也用不着修“不动心”,也用不着苦苦坐禅念经,也用不着苦读哲学书,我们只要知道自我意识的短暂存在和独立性,像看戏似的看自己的喜怒哀乐,像体验极限运动似的体验情绪的跌宕起伏,就可以了!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方式竟然让人有一种极深的兴奋感。是的,但是用情绪去碰触世界,为何会产生兴奋感呢?

    接着上面说,是不是真的像阳明等学者说的,人的内核中,有个天生的机关,能识别是非,有自己的好恶,对善如饥似渴,对恶嫉恶如仇(哈)?

    这个机关比自我意识的出现更早吗?或许。小孩子也有喜怒哀乐,但小孩子未必有意识和思考判断的能力。

    好像有美国的学者说过,人有三个大脑,最初的蜥蜴似的大脑,管吃喝拉撒睡等本能行为,还有个情绪大脑,是哺乳动物大脑,最后是皮质层大脑,管计划理性思考。

    但对复杂的道德情景做出情绪反应,可不是原始大脑所能。就像有学者说,人是会对思想的美产生情绪反应的。或者说,人在长期的学习当中,会对知识产生情绪性反应,这是一种高级的情感了。

    那怎么解释这个东西呢?

    第一个解释,恐怕和阳明先生他们的初衷相反,他们想象的那个道德本心,不是人本有的,而恰恰是长期修炼的结果。

    第二个解释,是本有的,但要经过长期的修养挖掘出来。

    总之无论如何,都要长期修炼。

    但造成的结果却会有很大的差异。如果本有,那么关键就在于挖掘出来。就像王学后来的一种观点,良知出来后,无论说什么做什么都是好的。如果是后修得的,那就要时时刻刻警惕小心,持续自律,不能放松。

    总的来说,本人更倾向于是后天修炼的结果,跟知识情感相似。

    上面所说的,对善的如饥似渴,和人的其他需求,意欲,是类似的。也就是阳明先生讲的“自慊”,注意不是自谦,是自愜,自我满足。顺从内心深处,不可解释的需要,一直就是深层快乐的源泉。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这就是我们的宿命?

    是我们的苦难,还是我们的幸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良知与情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hcn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