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研室张学真老师在我们学校听了一天的课。我有幸在没课的时候跟随着听了尚光老师和谢媛老师的课。他们两个讲的都是诗歌。
尚光老师是我们学校的才子老师,他的课如汩汩清泉潺潺流淌,优美的诗句字字入心,令人神往。听完尚老师的课犹如到诗的国度旅游了一程。
谢媛老师知识渊博,驾驭课堂的能力很强。欧阳修的一首《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在学生充分的参与下,解读的细致深透,让学生不仅掌握了高考做题方法,而且深层次的读懂了这首诗。
下午评课时,张学真老师提到“要细读文本”,深阅读,我觉得非常有道理。为什么现在的学生不愿意学习文言文的古诗鉴赏,就是因为学习的太功利了,只在意中考怎么考,高考怎么考,而不是真正的领会诗的意境和其中的韵味。
于是我想,在教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及文言文的同时,我要陪儿子一起读经典。儿子刚刚能说话时就会背诗,背古文,但是不是理解其中的含义呢?或许是一知半解吧。我想每天一篇,从最简单的开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一定会提高对语言的敏感程度,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那就从今天开始吧!
儿子自己写日记287&陪儿子一起学经典1 儿子自己写日记287&陪儿子一起学经典1《静夜思》
什么是静夜?
我们吃过晚饭去广场玩,有锻炼的大人和玩耍的小孩,灯火通明,是不是静夜呢?我们去外地旅游的时候,半夜就去赶车,路上行人很少,是不是静夜呢?
人,一个人,一个在 他乡的孤独寂寞的人,在静夜里会想什么呢?
在外乡,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和朋友,在寂静的夜晚,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怎么想呢?
李白看见了“月光”。月亮是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因为中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是全家团圆赏月的时光。而身处外地的游客孤身一人就会望月怀远思人。
哪儿的月光?
“床”,一说是井的围栏,汉代时指坐具《孔雀东南飞》中有“捶床便大怒”。李白在床前见到的月光是什么样子的?
“霜”是诗歌中传统的意象,表达凄凉。
诗中如何表达主人公的孤独寂寞又无奈的?
“举头”能不能换成“抬头”?“望”能不能换成“看”?
“低头”写出了什么?“思故乡”能不能换成“想老家”?
……
儿子虽然有时候调皮故意打岔,但是孩子还是有一定的理解力的。
附:网文
创作背景:
李白《静夜思》一诗的写作时间是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之治十四年)旧历九月十五日左右。李白时年26岁,写作地点在当时扬州旅舍。其《秋夕旅怀》诗当为《静夜思》的续篇,亦同时同地所作。李白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鉴赏: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读者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附2:
秋夕书怀
《秋夕书怀》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抒情诗作。此诗写诗人见秋而思道,表现了作者因理想难以实现转而追寻仙境的思想。
儿子自己写日记287&陪儿子一起学经典1《秋夕书怀》
北风吹海雁,南渡落寒声。
感此潇湘客,凄其流浪情。
海怀结沧洲,霞想游赤城⑴。
始探蓬壶事⑵,旋觉天地轻。
澹然吟高秋,闲卧瞻太清。
萝月掩空幕,松霜结前楹。
灭见息群动⑶,猎微穷至精⑷。
桃花有源水,可以保吾生。[1]
作品注释
⑴《初学记》:《名山略记》云:赤城山,一名烧山,东卿司命君所居。洞周围三百里,上有上王清平天。
⑵《拾遗记》:“蓬壶,蓬莱也。”
⑶陶潜诗:“日入群动息。”
⑷《庄子》:“至精无形。”[2]
作品译文
北风吹,海雁归,向南飞,鸣声寒彻。
客游潇湘,对此秋景感叹不息,其流浪心情与雁共鸣。
胸中系念的是仙境沧洲,想如飞霞游赤城。
开始探讨蓬莱仙事,旋既感觉天地为轻。
在这秋高气爽之时澹然吟咏,闲卧着心想太清仙宫。
天幕中明月在女萝藤间躲闪,高松结霜光耀前楹。
心念寂灭,万物归元,微妙至精自显。
桃花源流水潺潺,我将在这里养生。[3]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