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5日
大二上半学期的时候,做过一个采访,让我至今无颜回忆,一种亲手把自己叫喊了许久的梦想揉了个团扔进茅坑的感觉。那是采写老师布置的期末考察作业,内容是每位同学选择一个题目,根据自己的选题,写出采访大纲,找人采访,收集素材,剪成片子,一个星期的时间,然后在全班展示。那个时候刚好上一届的师兄师姐们暑假的新闻实习结束,系里边估计也是为了激励我们这一群在他们看来毫无新闻天赋与后天培养价值的学生,在走廊里边挂了十几个展板,上边是师兄师姐们的照片、工作地点和工作感受。当时可能没选题可憋了,一出教室猛地一瞥展板,心一横:就它了。一个星期七天的时间,我倒是一点也不着急,赶着第四天的时候,莫名心里慌慌,是不是有什么事还没做?后来在去教室的途中,看见同专业的一位同学拿着手机东拽拽那个学姐西扯扯这个学妹,一拍大腿,嘿呀,怎么把这茬忘了。于是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在教室静坐,脑子里晃悠:找谁?问什么?拿什么拍?怎么剪片子?想了半天得出一个结论:该早点行动。
因为各种事情的缘故,我认识很多比我大一届和小一届的新闻专业的学生,抱着“我有人”的想法,拿着一根笔、随便撕了张纸就招呼人出来采访了。约了时间地点,见了人才知道,大家都是一个专业的,谁还不知道谁。原来每个同学都是这样,逮熟人问,真真是把新闻系三个年级的人都问完了。师哥见了我,第一句话:你也来了啊,采啥,快问,赶紧结束,吃饭去。我那个时候不觉得有什么,心想,谁不是个这。回到宿舍借来电脑慌里慌张地剪了两天片子,算是能交差了。
成品展示的那天,按学号来,我是16号,从1号开始,看着别人的片子,让我找一个词形容我当时的境况就叫:如坐针毡。人都是这样,看见别人的东西哪怕是片子的一张照片比自己好都感到害怕。到我的时候,我走到讲台上,打开自己的视频,听着自己的内容,那些我问出来的问题,我自己都觉得恶心:请问你看到学长学姐的实践活动有什么感想吗?请问你对这次实习有什么感想吗?请问作为一个新闻专业的大一新生,看见师兄师姐们的作品有何感想?放视频的时候,我的头一直朝着屏幕,眼睛一直向上死死盯着屏幕上的影像,为了掩饰我的羞愧,我不敢把眼皮放下来,我怕一看底下坐的人,就能看见他们不屑的眼神。“感想”那两个字让我有了一辈子再也不想听见的想法。感天谢地只有三分钟半,视频播放完后在全班同学的掌声中回到座位,心里一直在抽自己耳光,骂自己:你他妈就是拿十个广告凑一块也比这强。
后来的24位同学的视频里,我看到过很好的作品,也见到一些不如我的片子的视频,但是那一件事至此就成了我心里抹不平的痛处。我愤恨我的吊儿郎当,更愤恨我不愿把我的理想付诸实践。以至到现在,每每想起,都懊悔不已,那也是我第一次深深地感知到:知道和感觉到是两回事。我每天高喊着,我终将忠贞不渝地为新闻事业付出一切,我清晰地知道这一件事,但是我不愿动手,我感觉不到,摸不到那颗为了理想而蓬勃跳动的心,所以我终是难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