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41岁的陈凯歌凭借《霸王别姬》,斩获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
他准备趁热打铁,筹备电影《风月》。
他拿了40万,找到《霸王别姬》的编剧芦苇,想让芦苇继续担任《风月》的编剧。
芦苇一口气提了十几条建议,但陈凯歌根本听不进,两人不欢而散。
芦苇说:“自从他获得大奖,一切都变了,说话以大师自居的姿态,一下就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开了。”
回忆起那段经历,陈凯歌主动检讨说:“《风月》是我犯错误的一个阶段。”
意大利将军儒贝尔说:人最得意的时候,常有最大的不幸。
顺境时,把心气收一收,往后才能少栽跟头。
作家麦家曾因走红一度迷失自我,在书迷和出版商的追捧下,他开始飘飘然。
2011年,他仅用三个月便完成了30万字的小说《刀尖》,结果遭到了众多书迷的质疑和批判。
他花了很长时间检讨自己,并公开向读者道歉。
此后,他开始沉下心来阅读思考,打磨每部作品。
8年后,他的《人生海海》一经问世,便斩获大奖无数。
到了一定年纪,最怕的就是身披荣耀时,却忘了看清自己的实力。
一时自大,一朝跌落,就可能一夜回到原点。
若想要重新站起来,又不知需要多少年的打拼。
风光时别自傲,认清自己的位置,今后的路,才能走得从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