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网络学习
网络学习笔记开篇

网络学习笔记开篇

作者: moonfish1994 | 来源:发表于2019-12-05 13:53 被阅读0次

(最近刚来到简书平台,以前在CSDN上写的一些东西,也在逐渐的移到这儿来,有些篇幅是很早的时候写下的,因此可能会看到一些内容杂乱的文章,对此深感抱歉,以下为正文)


引子

最近因为工作需要,所以对网络这块儿需要有个初步的认识,所以开始着手这方面的学习,作为新手总是要记点儿什么不是吗。我找的是闫辉老师关于ccna认证的视频作为学习参考,下面就开始第一天的学习了。

正文

第一天没什么技术性的知识,讲了一些网络方面认证的一些概述,如思科华为,下图就是思科最新的认证体系了,典型的金子塔结构,不像当初刚开始知道的只有NA,NP,IE三层了,在首尾又分别多了一层。


Cisco Career Certifications

CCNA的一些要求
1.Basic computer literacy(计算机基本原理)
2.Basic PC operating system navigation skills(pc 基本操作系统)
3.Basic Internet usage skills(基础网络使用技能)
4.Basic IP addressing knowledge(基本ip地址知识)
5.Basic device access and CLI operations(接触基础设备与命令行操作)

一些杂乱的知识点

  1. 网络是一个载体,承载着各式各样的应用程序,产生流量。可以看做由三部分组成:终端,介质,中间系统。
  2. 从数据传输方向上来划分,可以有单工模式,半双工模式以及全双工模式。
  3. 单工模式指数据传输只能按照一个方向传输,如A可以传输数据给B,但B不能传输给A,即A->B。
  4. 半双工模式允许数据双向传递,但不可以同时进行。同一时间只允许在一个方向进数据传输,即A->B OR B->A。
  5. 全双工模式允许数据进行双向传递,并且可以同时进行,即A->B AND B->A。
  6. 当传输方式使用半双工模式时,并且当前网络使用hub进行泛洪的方式发送数据,那么就可能产生数据冲突,从而导致数据传输的失败。为了解决此问题,有了CSMA/CD(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技术。该技术原理为当设备准备发送数据时,先对链路进行监听,如果能收到数据,则停止发送任何数据,如果链路安静,则可以尝试开始发送数据。该技术只能减少数据冲突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杜绝。
  7. 集线器(Hub)带宽低,多为10M,并且该带宽被网络中所有的设备所共享,数据传输以泛洪的方式进行。
  8. 集线器逐渐被交换机所代替,但它也有自己的优点,如端到端的延迟较低,可以有信号放大的作用,端口多等特点。
  9. 集线器是一种物理层设备。
  10. 设备与设备之间最多有5个集线器,大于这个数量的时候,端到端的延迟较高。集线器与集线器之间最多只能有四条百米线缆。
  11. 网络拓扑类型:总线型,环形(双环/单环),星型以及互联拓扑(全互联/部分互联)


    网络拓扑类型
  12. OSI7层参考模型,网络学习中必学的一种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提供了一种功能结构的框架。从低到高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OSI参考模型
  13. 相比于OSI模型的过于严谨,TCP/IP协议更为的开发,随后得到了广大的认可,并发展迅速。


    TCP/IP 协议
  14. 制作双绞线的规则:
    568B : 橙白 橙 绿白 蓝 蓝白 绿 棕白 棕
    568A : 绿白 绿 橙白 蓝 蓝白 橙 棕白 棕
    直通线:两端线序一致
    交叉线:1,3,2,6对调
    568A 和 568B的线序即为交叉线序
  15. 网络设备主要分为两类:
    a)2层及以下层次设备 Switch, Hub
    b)3层及以上层次设备 Router PC Server
  16. 同类设备之间互联使用交叉线,异类设备互联使用直通线。

总结

以上为本篇的全部内容,第一天学习网络知识,记得东西比较杂。

相关文章

  • 网络学习笔记开篇

    (最近刚来到简书平台,以前在CSDN上写的一些东西,也在逐渐的移到这儿来,有些篇幅是很早的时候写下的,因此可能会看...

  • IdentityServer4[1]:开篇

    1、开篇 首先明确一点,文章只是学习过程的笔记,参考目前网络上的博客,主要便于自己加深理解,同时也督促自己持续学习...

  • 学习笔记1 - 开篇

    学习笔记1 - 开篇 学习编程大家开篇一般都会以“hello world”例子作为开篇,咱们呢也不免俗,同样以“h...

  • 《重学前端》笔记: 000 开篇

    《重学前端》笔记: 开篇 开篇词 + 架构路线 + 学习路径 开篇词 | 从今天起,重新理解前端 前端发展史:从青...

  • PostGIS学习笔记(开篇)

    PostGIS事实上算是笔者开始写博客的第一篇内容。而事实上那篇博文的内容并不丰富,笔者对PostGIS的了解仍然...

  • Gradle学习笔记--开篇

    前言 在从事android开发工作和日常的学习中,或多或少的都接触了Groovy。Gradle作为一个优秀的构建工...

  • Kotlin学习笔记-[开篇]

    前言 为了克服懒的毛病,边学习边写blog,可以时常温习,也可以增加人气,希望大家监督。 目录 Kotlin学习笔...

  • libgdx学习笔记(开篇)

    (最近刚来到简书平台,以前在CSDN上写的一些东西,也在逐渐的移到这儿来,有些篇幅是很早的时候写下的,因此可能会看...

  • IP地址和子网划分学习笔记之《预备知识:进制计数》

    转载自 IP地址和子网划分学习笔记之《预备知识:进制计数》 一、序:IP地址和子网划分学习笔记开篇 只要记住你的名...

  • iOS开发RN学习笔记(一)环境搭建以及项目的创建

    Reacet-Native学习笔记以及demo在github的地址 开篇 简介 Reacet Native 是fa...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网络学习笔记开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hld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