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生几何?读书想法
【日更】写给读过《告白》的你

【日更】写给读过《告白》的你

作者: 笔下有迹 | 来源:发表于2021-10-23 22:01 被阅读0次

    读过凑佳苗小说《告白》或者看过同名电影的人一定会对这个故事感到不可思议。因为中国的国情与日本不同,教育方式与环境也大为不同,似乎这样的事不可能发生在我们自己或者我们子女身上。但我们的教育方式与环境真的就可以避开这些“雷区”,没有任何引起我们共鸣或思考的东西吗?今天,我想借一借你睡前的这段清静,一起来个“静夜思”。

    《告白》的故事内容不再这里赘述。

    《告白》所讲的是一个以暴制暴的教育故事,也是一种极端的教育方式,更是一桩难置对错的教育审判。回想这个故事,你是不是还想对这个故事中的很多人讲很多话。那么,问题来了,你是否确认你对他们说的话一定会是无比正确的?

    教育,永远都是一个宏大的命题。教育,永远也没有一个正确的答案。但不管怎么说,一切成长,总有因果。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了竞争,但最后胜出的并不一定是那些高考成绩好的学生。为什么?也许这得从孩子成长的源头--也就是"因"谈起。

    对孩子的了解,外人(除孩子自己以外的所有人,包括家长)只能说是了解孩子多与少的问题,没有任何人能说他懂孩子的全部。好比他看到了一条被碾死在高速路上的狗,你永远猜不到这条狗会对他形成怎样的启发,或好或坏、或慈或恶。他可能不会对你说,但这条狗却会成为他形成"三观"的一次积累。他的成长也正是在这些你无从了解的一次次积累中堆积起来的。当某一天量变引起质变,你会突然发现,你的孩子变了。所以,从某种层度上讲,成长是属于孩子自己的,你无法参与,也就是说,成长是独立的。

    成长是独立的?我们掌握不了孩子的成长?很多人可能会觉得难以置信。这事儿似乎有点危言耸听。但事实就是如此。你所谓的参与其实都是被动的,他可以不接受,也可以不认可,更可以表面点头而心里却不以为然。但是好在我们也想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那就是对他所能看到的、听到的和可能经历的事物做文章,就像孟母三迁一般,从源头上为孩子导航。毕竟,孩子都像白纸,画什么有什么,不画什么就没有什么,关键就是要控制好源头,也是我们所说的环境。所以,我们目前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大都是通过这样的形式来实现的--让他看或听到我们觉得他应该看或听到的事物,不让他看或听到我们觉得他不应该看或听到的事物。或许你并没有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仅仅因为你自己的父母就是这么做的,你自己也是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成长过来的。父母把他们觉得对的东西传递给了你,你把你觉得对的东西再传递给了你的孩子,就是这样简单。但是现在看来,父母在你孩提时代教你的那些他们认为对的东西真的就对吗?同时,你现在教孩子的那些你觉得对的东西也一定是正确无误的吗?当然,这个"你"不光指家长,还有老师、亲戚和邻里。所以,学校、家庭与社会共同构成了孩子的成长环境。其中的每一个环境,都会对孩子的成长起到重要的影响,甚至有的影响是一生的。

    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主要场所。在这里,孩子将会第一次进入一个集体,开始影响他人也受他人影响。孩子在学校会遇到老师、同学,会体会到师生、同学、上下级和同级关系等等。但我总认为,义务教育阶段远重于大学及以后的教育阶段。因为义务教育阶段正处于孩子形成较为固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时期,孩子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树立正确的“三观”。试想,如果把人分为四类,一是聪明的好人,二是笨笨的好人,三是笨笨的坏人,四是聪明的坏人。哪一个更可怕?所以,教育如果不立足于"三观"的培塑,而仅重视知识的灌输,可能教育出的学生只能是第四类。

    《告白》用一个特别极端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解决“问题学生”的方法。当然,现实肯定没有那么夸张。但这何尝不是对我们的一个提醒。最起码,以小说故事为鉴,我觉得能警醒我们的是: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偏见和德育轻于知育带来的扭曲。

    信息不对称在于老师对学生的不了解与学生对老师或学校的不了解。老师有很多需要遵循的规则是学生所不知的。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些,完全可能出现老师被学生“欺负”的情况。好比小说中,由于学校要求由与学生同性别的老师去处理学生相关问题的规定,就造成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误会,最终演变出了老师女儿被学生害死的悲剧。同时,学生也有很多背后的故事是老师所不知的。好比小说中,“凶手学生”的家庭变故对他们内心的影响以及他们各自的性格和追求是不为老师所了解的,最终导致老师错过了最好的挽救悲剧的时机。现在的师生关系,不也存在这样的现象吗?所谓教学相长、因材施教,师与生之间连基本的了解都没有,信息如此不对称,如何能避免误会偏见地发生?

    “德育轻于知育”的教育模式,其原因在于老师的职责主要还是被约束在了"教书"上。讲知识解疑惑似乎才是主业。如果没有一个成绩优秀的班级,这样的老师是不合格的。这恰恰忽视了对学生"三观"的纠正。这就是重授业而轻传道。虽然小说故事发生在日本,但我相信,目前我国学校中一定也存在德育轻于知育的现象,并且一定有老师会对学生道德品行上的问题视而不见,认为教品行是家长的事情,直到问题发生或者学生闯了祸才去设法解决和反思。似乎在德育和知育的平衡中,有一个成本账要算。这或许并不是教育的实质。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也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场所。因为从出生到小学。这6年时间,孩子基本都是和家长在一起的。他接触到的接收到的模仿到的东西都是从父母亲戚们的一举一动中得来。所以说什么样的家庭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所以,尽量不要与孩子开不适宜的玩笑,教不适宜的言行,做不适宜的示范。因为你的任何举动说不定都会在孩子的记忆中留下深深的印记,甚至对其一生都产生持续的影响。同时,家庭也是为孩子制定人生规划的第一场所。虽然孩子长大后会有自己的主见,但在孩子幼年时,家庭的决定仍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家庭为孩子选择怎样的学校,选择怎样的教育模式,想将他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基本都是由家庭决定,并不取决于他自己。这些决定看似简单,有的家庭也常常会用一句顺其自然来搪塞。但不得不说,至少在孩子形成主见之前,不为孩子的成长环境周全考虑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因为这个时期的环境是可以基本定下孩子"三观"基调的,或诚信或狡猾,或直率或委婉,或重结果轻过程或重过程轻结果不一而足。好比小说中两名凶手学生的家庭对他们的影响。一个薄爱,一个溺爱。一个离开孩子,让他从小产生缺爱的阴影,一个太过维护,让他从小缺乏抗压的能力。但殊途同归,都是悲剧。

    小说中,还有一条线索是关于青少年犯罪的。日本相关法律规定,不满14岁的青少年是不能判刑的。为什么主谋凶手学生小小年纪就敢如此恣意妄为。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因为他才13岁。同时,还有一个细节,就是主谋凶手学生的设计为什么还能在全国发明比赛中获奖,并且各大报社还将此事进行宣传,如果不是还有更恶劣的社会事件发生,恐怕凶手学生获奖的事还会产生更大的影响。这到底是对孩子发明创造之心的一种鼓励还是对恶劣品质的一种助力?就好像现在很多人都忘记了教育的实质一样,只看分数,只信读书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认识。高分数多读书,这并没有错,错就错在一个"只"字。高分低能的学霸不在少数,低分高能的学渣也不在少数。但学渣干掉学霸,圆高考名校梦走失败人生路的惨痛教训不胜枚举。原因不言自明。

    故事没有假设,现实更没有。社会不会因为一两个人去改变什么,依然是那样得复杂而残酷。将孩子置身其中,稍有差池就会满盘皆输。也难怪我们的家长为了孩子的成长操碎了心。但不得不说的是,对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家长们都觉得对孩子的“帮助”一定是多多益善。但实际上,我们能做其实并不多也不能过分得多,因为“多”就可能会扭曲孩子的成长,甚至剥夺孩子成长的权利。作为家长,多想想如何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作为老师,多反省反省教育孩子的本质是什么;作为社会,多考虑考虑孩子的未来。

    “我的青春我做主”——让孩子享有“走堂堂正正人生,能随心所欲拼搏,去经历苦乐成败”的权力--这也许才是最理想的成长。这样的成长或许才会产出我们以及孩子都想看到的成长之“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日更】写给读过《告白》的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hmla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