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赠老王、老老周。
老老周算是个典型的60后段子手。
心情好的时候,他总是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絮絮叨叨的。
按平常的记叙文写法,在阐述观点之后,总要举几个例子,不一定非要是什么典型案例,几个零零散散的孤例也好。
不过要描述老老周的段子能力,会碰到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段子太多,不知从何写起。
当然,大部分都是中老年老男人最喜欢的荤段子。
----1----
想起这么一件事情,主要是今日总是脑子里翻来覆去的想起来,今年过完年返城前一夜,老老周和小媳妇一样,一遍修补着老周的风衣,一遍念念有词。
不用指望他会说普通话,也不用指望他会说什么好词。老老周念念叨叨的顺口溜,翻译成官话差不多的意思是,
“我在我娃身上纳(缝补),谁说我娃偷人我RTM”
嗯,典型的西北村镇的话术风格,几句不离脏话。
老老周的文化水平的显著提升,依赖于微信上转发的各类“震惊!”“最新消息”云云。
所以即使我想和高中时的语文老师马老师一样,去考证这句顺口溜的起承转合,考证其故事背景,考证其在周家的历史沿革,也大抵是不可得的。
老老周的文字水平限制了他的总结能力。
话又说回来,老老周念念叨叨这句话,俨然是想为我那件老旧的风衣上个BUFF,让小偷不敢偷我的东西。
不过,他的两百斤的儿子,进地铁站都会被临检身份证,小偷应该不太会盯上。
或者只是听着顺口,又应承了当时的景,所以脱口而出?
又或者,仅仅是老老周老了,照顾孩子的机会做一次少一次了。
----2----
尽管是个段子手,但老老周的表达能力确实有限。
他可以以非常快的语速重复一遍自己学过来的顺口溜,但是对于自己的情绪之类,缺乏通过语言表达的能力。
在之前的数年或者十数年里,每每关注到老老周的这个缺陷,我都将这个缺陷归因于老老周的爹妈。
也就是我应该叫爷爷奶奶的两个人。在我出生之前已经没了的两个人。
听老王讲,老老周是个苦命人。当然,上一辈人们,大抵也都称得上是苦命的。
不可能洗了个热水澡之后,换上睡衣,一边喝茶一边抽烟一边在这里码字。
但老老周算是苦命中的苦命了。想帮老老周写个他小时候的故事,光是出生后被扔在后山上这一段,构思,推翻,再构思,再推翻,最后也只能磕磕巴巴的码出个一两千字。
我觉得我贫乏的想象力难以去推断,去共情对世界一无所知时,在包袱皮里,在后山上看星星,等着野狗叼走的感受。
其他故事放在另外可能会有的文章里去讲吧。
总而言之,个人觉得,物资匮乏让老老周做事不顾后果,情感依赖缺失让老老周不太会表达情绪。
所以,在明天就要送自己的儿子出去打工时,老老周会找到风衣口袋里的线头,去重新缝上。顺便念一念自己能记起来的“顺口溜”。
----3----
现在不用太过用力回想,都能想起来一些蛮有意思的场景。
听过别人讲,记忆力是有限的,可能一段时间之后,我们连事件的细节都记不起来,但只记得当时的感觉。
但窃以为,最最有意思的是,时间还具有一种能力,就是将当时事件的感受,转化成另一种感受。
依稀记得有一年,按现在知道的心理学的知识,应该叫做通过暴食减压。
当时最喜欢的,是2L装的可口可乐,是牛肉,是各种各样买起来挺麻烦的小吃。
我记得前一天深夜11点,我对着老周说明天早上想吃德克士的汉堡,想吃西门口的擀面皮,让他帮我早上去买。
理由是,我在“忙着学习”。
隆冬时节,其实直到北京时间8点,西北边陲的太阳都还没出来,出门还是需要一点点勇气的。
老老周深夜11点,对着我训来训去,“谁家的孩子没上过学”云云。对着一个中二病时期的孩子,其实不中听的那些话。
然而第二天早上,老老周还是去买了汉堡,买了面皮。
对,没有什么涉险然后克服的故事。
就只是,老老周骂了我,然后第二天早上乖乖地买了早饭回来。
愤怒。愤怒是我当时唯一的感受。
但过去了这么多年,再想想那时候的场景,一点点愤怒的情感也提炼不出来。仅仅有些哭笑不得。
时间在我身上做了不少功夫,在老老周身上也是。
他可能早记不清其实他那天早上买汉堡的时候丢了100块钱。
但今年他儿子到家那天,他会记得买几百块的牛肉,记得买四瓶2L的可乐。
----4----
光说老老周了,说说老王吧。
老王的腿脚不好,每天都要放风。过年期间老老周终于能过个节去打个麻将,就由我来拉着老王放风。
说是放风,其实也就是我在老王旁边,陪着她在小城里走来走去。
说些什么呢。她的儿子也已经不上学了,不能念叨要好好学习,好好努力了。
说些什么呢。她的儿子也不可能再去考个研究生。
说些什么呢。她眼里最好的工作,已经可能不是她儿子的选择了。
说些什么呢。她的儿子显然不讨姑娘喜欢。
算了,就说些还没搬走,还没离开,还没去世的她的同事和朋友们的家里的故事吧。
小李西安随便上了个学,定居西安了,在当护士,把她有舞蹈症的老妈子接了过去。
小张在深圳干了五年,后来回西安当了个医药代表,别人给他介绍了个老婆,将将就就结了个婚,孩子刚出生。
说了两个,似乎怕我是觉得她在让我回去。
又说老白是西安的一个老师,三十多岁了,带着老婆孩子一起去了上海。
说完了之后又能说些什么呢。
你看,过年了,这工农路上两边的灯多好看,你上海那边有没有。
但是老王几年前倒在单位,在出ICU之后。忘了让老老周告诉我她刚住了一趟院。
因为从来没出过远门的她和老老周,觉得我上大学的800公里,是很远很远的距离。
哦,对了,差点忘了,她还一直念念叨叨一个问题。
“你别看我走路不便利,天天要去医院,单位报销哩。我么花你的钱。”
----5----
故事起承转合。文法引叙升结。
写这么个玩意儿,我尽量也按照规则来。先单刀直入介绍了一下老周,然后描了一下场景引题,然后又如何如何,云云。
老老周、老王都是很笨的人,也都是没什么文化的人。
思辨能力谈不上,谈判能力谈不上,总结能力更谈不上。
年龄也大了之后,可能记忆力也不太好了。
文饰词组,藻作语句,对于他们两个来说太难了。
但他们会记得给自己200斤的儿子买2L装的可口可乐。
也就是买了很多次的那种。大瓶的。7块的。
----6----
可能是我心绪老了,可能是我生活疲了。
但可能可能,我真的能感觉到,老老周和老王是真的老了。沉默地老了。
更孤独了,但更说不出口了。
却道天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