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望月抒怀,与登高望远一样普遍。月亮也确实以阴晴圆缺之故,赢得了世人久久追问。
它每三十天圆满一次,又消失一次;它晶莹明亮却冰凉如水;即使在最亮之时,它身上也有朦胧的阴影。
因为未知,所以探寻,好奇与征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无论是征服一个人,还是征服一条路,都使人斗志昂扬,激情荡漾。
月亮如谜一样存在,恰恰戳中了人类的死穴,千万年以前至今,每个时代的人都曾对它发出过追问。
中国历史上有记录的第一个追问者该是屈原,他以《天问》问天:“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天与地在哪里交会?黄道怎样十二等分?日月天体如何连属?众星在天如何置陈?
李白这样写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这是李白对人生无常的一种感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