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家人?它不光指跟我们有直接血缘关系,更重要的是相互间的信任和扶持。
我有一个叔叔,年近四五,从小对我很照顾。犹记得在上高中的时候,叔叔每个月都会给我打上300块的零花钱,可能他觉得在我们那个年纪,有很多用钱的地方。因为家里很穷,所以该买的衣服买不起,该补的营养补不到,再加上爷奶学问低,对年轻人的心思也不会明白那么透彻,所以,那个时候的叔叔在我的心目中就是像爸爸一样的存在。叔叔那时候的生活过的并不好,却还是拿出大把的时间来陪我,每周都要打电话嘘寒问暖,以及讲一大堆的道理,但其实那个时候是不会真的懂得,也恨那个时候不明白叔叔所说的坚持的重要性。自己长大了以后,才明白成年人的生活充斥着多少的无奈,也更能明白叔叔在我身上所付出的心血多么难能可贵。
叔叔现在的生活过的并不好,这么大的年纪,婚姻不美满,一事无成,更糟糕的是他完全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该怎么走,有时候好多浅显的道理还要来咨询我,总的概括就是憋屈。有时候一想到这里,心里难免不舒服,到底是家世的原因还是人本身的不努力?才造成了现在这么一个结果,或许二者皆有吧。作为叔叔未来的寄托,我只恨自己成长太慢,同时也寄语叔叔“善待自己,善待家人”。
我有一个姑姑,人很好,家庭幸福,夫妻和睦。姑姑的生活一直是我们全家人所羡慕的,儿子女儿都已经考上大学,姑父也很争气,做人踏实肯干,现在家里面也盖了新房,有个小几十万的存款,跟叔叔的生活简直是天壤之别。姑姑对爷爷奶奶很孝顺,隔三差五就会来看看,我跟叔叔常年在外,家里面二老也一直是姑姑在照拂,所以,我对姑姑只有感激。前几年姑姑一直在北京,我刚来的时候就寄宿在她门下,一日三餐,穿衣叠被,样样不用操心,所以,没有姑姑,想来我在北京早就呆不下去了。姑姑做饭很好吃,什么都会做,变着法的做,以至于有姑姑在的日子,天天急忙往家赶,并且,粗茶淡饭总是吃不腻。现在姑姑回老家了,偶尔我还是会想念姑姑下的面条。
都说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可姑姑对于我们这个家,简直是无微不至,有时候,我甚至担心姑父那边会有些不一样的看法,所以,我的姑姑最伟大,你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了两家人的和谐。而我只想对你说“歇歇吧,姑姑,多享点福”。
我最敬爱的爷爷奶奶,爷爷今年七十二,奶奶今年七十四,爷爷奶奶老了,再也不能用他们的力气操持整个家了。爷爷奶奶都没什么太大的文化,所以,自从我大了以后,就很少跟你们有过交流,但孙子永远爱你们。
爷爷很严肃,平日里老是板着一张脸,小时候还因为这件事,小伙伴们都不敢到我们家里玩,但爷爷笑起来的样子最迷人了,带点羞涩,又有种农村人所特有的质朴可爱,我至今记忆深刻。小时候爷爷是家里面的顶梁柱,平日的收入除了家里种的几亩地,再就是爷爷帮别人搬麻袋挣的钱了,爷爷很抠,但对我却很大方,总是会买各种好吃的给我,现在每当我放假回家,爷爷都会专门跑到镇上,买上一堆好吃的,并且每次都不会忘了我最爱啃的大猪蹄子。现在的爷爷再也扛不动麻袋了,爷爷的头发已经全白了,小时候经常跟爷爷一块喝白酒,现在爷爷都是给我倒上,然后心满意足的看着我喝。
奶奶在我心目中,是最能吃苦的人,为了这个家,奶奶的腰已经弯了。小时候家里只有一辆破三轮车,尽管这样,奶奶依旧骑着它来来回回,奶奶的车从不空着回来,装满了捡到的各种各样的瓶子和柴禾,我觉得正是有了奶奶的这种辛劳,才有了我们家从无到有的过程。奶奶的力气很大,小时候出去捡麦子,奶奶每次都能抱很多,可怜我只能拿一点点,但现在奶奶再也抱不动了。爷爷奶奶是走过新中国成立,58年那段最艰难岁月的人,很难想象,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奶奶是如何恩养三个儿子,一个女儿的,更甚的是,刚把儿女操持大,又遇到我这么个拖油瓶,所以,从小到大,爷奶几乎没有享过一天福,现在他们年纪大了,却还要担心我们在外边吃穿好不好,过的顺不顺,每每想到这里就会觉得自己特别混账,在老人最希望得到陪伴的时候,我却不能在身边。
我爱我的爷爷奶奶,我不会辜负你们的期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