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勤记353·圈城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54872/01f39bec0a626b64.png)
新年伊始,在疫情继续在外围的影响之下,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出城,附近的公园与商场成为出行的最佳选择。
鹤林生态公园,一条河流从北向南,绵亘蜿蜒,山丘式的绿地,河道上裸露的岩石,溪流汩汩。两只红嘴的黑天鹅,悠闲地在溪中秀着“恩爱”,要么左右并行,好似鸳鸯,要么一前一后,你领我随。弯弯的脖颈,高度统一的动作,几乎可以成为彼此的镜子。
立体式的园林,在造景师的巧妙搭配下,不同的植物之间,既有形之变,更有色之变,拿出手机,跟随轻缓的脚步,拍段视频,再搭配上应景的音乐,无需刻意雕琢,一部时尚的景观大片瞬间完成。
果然在繁华的市区里也能撞见生态。
数百米之外是泰禾广场,烟火气十足,餐饮一条街,霓虹灯装点下的繁华,人头攒动。
广场内外,各种形式的文艺演出,不仅渲染了氛围,也带来十足的人气,让大家在购物之余,享受久违的逛街乐趣。
公园与广场,已经成为城市圈的标配。以往一座城市,一般只有一个核心商圈,比如福州早年的东街口,每次节假日,带来的结果就是人满为患。给城市的交通以及人员的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
现在,约30万人口定义一个城市圈,近距离既可以享受公园的静谧与城市消费的便携。
这样的圈城,以人口规模来规划商圈,而不是简单的用几线城市来定义。
毕竟无论居住在一二线还是在四五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每个人最热烈的追求。
圈城,不断的在弱化城市的等级,况且原有的由城市距离带来的认知差距,随着线上学习、办公、购物、娱乐场景的生活化,已经接近趋同,以往城市迁徙中的地域落差基本已经找不到了。
实际上即便在一线城市,我们大部分人的行动轨迹都在自己的圈城里,唯一区别的只是朋友圈里的城市定位。
圈城,或许我们对于生活的城市家园会有更多的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