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有一位非常富有的长者,家中仓库盈满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真珠等珍宝,所拥有的僮仆、家臣、佃农、牛羊牲口乃至象马车乘亦不可胜数,往来作买卖的各地商队总是川流不息。
一日,一位年约半百、衣衫褴褛的流浪汉,尾随着浩浩荡荡的商队,来到长者居住的城邦,心想:“这个商队满载着珍奇宝物,一定是要到一个繁荣的城镇,也许我也能幸运找到些零工糊口,度过隆冬。”
时近黄昏,城里点点灯火亮起,不知不觉间,车队嘎然停止,他赫然发现自己站在一个豪宅大院前。屋内涌出一大群家丁,利索地协助商队卸货,或吆喝着牲口去喝水吃草,忙乱之中,没有人注意到他这个不速之客。
大宅邸灯火通明,一阵阵令人垂涎的菜羹香飘出,真是诱人呀!又饥又渴的汉子,忍不住走到窗边阴影下,偷偷地向内窥探。作梦都不曾想过的美食佳肴,热腾腾地摆满一长条餐桌,他目不转睛地一一品赏佳馔,许久,目光终于落在餐桌的尽头──珠宝璎珞严饰着一身华服、无比威严的长者,带着饱经风霜、睿智而锐利的双眼,刹那间仿佛穿透窗际,与黑暗中贪婪的目光相对……
流浪汉吓得一身冷颤,心想:“这老人尊贵得好比一位大王,他的宅邸奢华得像一座宫殿,陪侍的家臣个个威仪不凡、有如将相公侯一般,哪里容得下我这般寒伧的人打工呢?我还是赶紧离开,到贫民区去讨生活吧!”
正当他转身拔腿要跑,背后随即响起了一阵骚动,杂沓的脚步声在黑暗中紧追不舍……“糟糕,若是被逮到了,一定会被当作贼人,痛打一顿的!”他好生后悔,冒冒失失地闯入了这个贱民阶级的禁地,但是慌忙中一时也摸不清大门所在,不久,就被一群壮丁团团围住了。
“走,跟我们去见主人!”彪形大汉一把揪住他瘦弱的臂膀。
“大爷,饶命呀!我只是路过而已,又没犯什么错,求求您放了我吧!”流浪汉赖在地下,抵死不从,但是家丁们不由分说,便强行拖着他回去覆命。
在豪邸前,大富长者焦急地来回踱步着,对他来说,可谓经历了四十年漫长的等待……就在刚刚四目相对那一刻,他清楚知道窗外那一张脸,正是他和老伴思念了一辈子的独子啊!“回来了!我的孩子真的回来了,这下,再不用担心这些家业要交给谁了!”
当老人兴奋地抬起双眼时,家丁们正拖着闯入者蹒跚地归来。长者盯着那昏厥过去的人,果然是梦中不断勾勒的容貌。使者报告:“主人,这家伙一路顽强抵抗,不久就昏厥了,要用冷水打醒吗?”
那一身瘦骨嶙峋、衣衫褴褛,教长者好生心疼:“孩子,当初你为什么贪玩离家呢?这四十年,你在外面受了多少苦啊?可知道,老父老母走了多少城市,费了多少心思去找寻,最后才落脚在这儿……总算皇天不负苦心人哪!”
“但是,就算现在醒来,也认不得我这个行将枯朽的老人了!”长者一边思忖,一边吩咐:“把人叫醒后,拿些衣服、食物给他,别为难他,随他去吧!”接着,长者安排了二位心腹,暗中跟着这个汉子,看他往哪儿安顿、干什么活儿,随时回来禀报。
老人决定默默守着这个秘密,等待时机成熟的一天:“这孩子如此穷酸潦倒,一辈子在贫民窟里打转,志意下劣,也没见过世面,如何继承得了我这个庞大的家业?还是别乍然宣布这个消息,先慢慢观察、培养他的气度和才干再说吧!”
翌日,长者教密使乔装成容貌憔悴的穷人,去接近他的独子,怂恿说:“长者的庄园里急需帮手,薪资比一般还高一倍。”长者的穷子纳闷:“薪资这么高,要做些什么?我做得来吗?”对方爽快地说:“不过是帮忙挑粪啦!很简单,但是一般人都不屑做,我们俩看你一向老实肯做,所以邀你一块去。”穷子一听有伴同去,便不再犹豫了。
穷子到长者家工作后,长者强忍着心中的不舍,每天偷偷观察着他。一天,长者也换上一身粗鄙垢腻的衣衫,一手拿着除粪的器具,盛气凌人地吆喝着这帮人:“动作快一点,别在那里混水摸鱼。”他乔装亲自监工,得以亲近他的独子。“我看你在这儿做得挺习惯,不如留在这儿做长工,我可以再给你加薪,日常所需也一切供给!”穷子还在犹豫,他继续说道:“这些日子,我看你为人老实,做事又任劳任怨,不像其他那帮人。我年纪大了,看你就像我的孩子一样,如果有什么需要尽管说,不用客气。不如就收你当我的义子好了!”
此后,长者视之如子,倍加关爱,而穷子也更加努力,但仍认为自己只适合做些粗鄙帮佣。因此长者也不勉强他,就让他安于除粪之类的工作,只是日常言谈间,慢慢地让他熟悉大宅邸里一切人事出入运作。
转眼二十年过去了,已至九秩高龄的长者,自知所剩时日不多,一天,他把穷子找来:“我的孩子,你跟在我身边二十年了,今天这宅邸仓库里多少金银财宝,你都了若指掌,应酬往来的人事技巧,你也熟稔在心。而今爹爹一身是病,心力不足以再照管这些,只能委由你代表处理,爹爹才能放心……”
穷子自知责无旁贷,从此代为管理一切财物,然而他还是谦逊受教,不敢有一丝苟且之心。长者从旁观察,看到穷子应对进退、指挥若定,日益具有领众的气度,言谈间充满自信,也不会再妄自菲薄了。长者知道因缘终于成熟了,自己能够放心地把家业交付出去,于是召集亲族、仆役,并邀请王公贵族一同来见证这一刻。
长者宣布自己即将不久人世,而接班人正是他自小失散的亲生儿子。语下,全场悲欣交集!老人细数昔日孩子走失之处,本名某某,经过半个世纪才在这里相会……“今天,这个孩子已经能够独挑大梁,老朽死而无憾。”
--《法华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