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声音的利用
1.人耳能听到的声音.声源振动的频率范围通常在 20~20000 Hz之间.
如果声源的振动频率低于20 Hz或高于20000 Hz,也能产生声音,但这种声音人耳听不见.
2、超声波与次声波
3、乐音与噪声
4.噪声的控制
(1)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主要是通过改变、减少或停止物体的振动,来减弱噪声.比如,中、高考期间,靠近生活区的建筑工地,晚间必须停止施工,就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
(2)在 传播途径控制噪声.
比如城市道路两旁的透明板墙,是通过改变声音的传播方向,来避免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有人燃放鞭炮时用双手堵住耳朵,都是设法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易错警示]声波不同于电磁波.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其共同点都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5、声音的应用:
①声与信息: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声呐 、海啸、蝙蝠、听诊器、回声测量、B超
声与能量 : 超声波清洗机、体内碎结石
【练习】
1.医生用的听诊器是因为( ) 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大,响度增大
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C.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D.听诊器能缩短听者到发声体的距 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2.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绘出水下数千米处的地形图。若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如图3所示,经过4s后收到回声波。求此处海底有多深?(已知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