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快速发展,高度变化的时代,为了跟上热潮,不被淘汰,我们不断地学习新技能。一年看100本书,买数十堂课,听无数大咖分享,然后呢?没有目的的学习,焦虑会不减反增。
《有效学习》一书指出:我们经常需要学习新的技能,目的就是要解决问题。
《跃迁》一书里也说道:未来没有专业,真正的专业是你“特别擅长解决某类型的问题”,才不会管你调用了哪些学科。
所以读书学习一定要带着问题,常问问自己“学了这个我能解决什么问题”,把知识变现成价值,拒做“伪学习者”。
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一辈子写了40本书,成为一系列“管理学”的解决方案的高产者,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他的学术研究主要是来自实践,他在通用汽车公司工作和观察了两年,写出了《公司的概念》;为了讨论企业的组织运作,他写出了《企业的概念》;为了界定管理者,他写出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他都是一边教书,一边咨询,一边写作。他紧跟企业的困惑,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再整合多学科知识去解决问题,每一本书都是思想落地的产品。
古典老师把这位商业大师高产的秘密封装成了一个系统——知识IPO。
I:输入问题(Input a question)
理解要解决的问题的核心性质,遇到的障碍和挑战。围绕这个问题去搜索资料,学习知识。
P:解决问题(Problem solving)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不断问自己:这个知识对解决这个问题有用吗?该如何应用?把精力聚焦在能解决问题的内容上,逐步完善解决方案。
O:输出产品(Output)
输出倒逼输入,通过咨询研发,授课,写作等方式将思想产品化。寻找反馈,快速迭代,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和书中提到的波利亚4个阶段系统化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值得注意的是,输入的问题很关键,你要真正理解问题的本质是什么?这必须是一个真实的,高价值的,并且有可能被解决的问题。输入端的问题不准确,无价值,就会导致问题无解。
这一套系统,以持续解决问题为目标,可以让你聚焦学习,专注问题,快速提高能力,不断磨练,自我进化,祝你成长为解决问题的高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