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成都,成都,四川的8633。”
“请讲。”
“现在有点儿故障,我申请下高度。”
“下8400,我要返航了,我现在风挡裂了。”
“风挡裂了,是吧。”
“对的。”
“3U8633是返航重庆吗?”
“返航成都,备降成都,是吧?”
“对,3U8633收到了,你先下8400保持。”
以上内容摘自于川航8633机长与塔台的一段对话,在紧急迫降的申请对话中,我在每句话末尾用的竟然都是“。”而不是“!”,然而这段录音呈现出来的情绪,就是这么淡定。
在这段对话之前,这位机长还经历了一声巨响,并眼睁睁看着眼前的风挡出现了裂缝。而在这之后,飞机的整个前风挡就爆炸,副驾驶上半身被压差吸了出去…就是在这样极端的情况下,川航8633上演了迫降奇迹。
川航机长的这段奇迹不久之前刷爆了我们的朋友圈,就像我们看过的所有灾难大片一样,每个突发状况转危为安的过程背后,都有着这么一位沉着淡定的主角,他们可能容貌不惊,但是身上充满了一种我们称之为“气质”的东西。
二
一段时间以来,“主要看气质”变成了一种自嘲式的调侃,毕竟美或者帅来自于基因,但是气质可以靠后天的培养,这给了多少容貌平平的人提供了努力的方向和逆袭的可能。知易行难,培养气质听上去挺虚,因为它好像事关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个人提升气质究竟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这是个复杂的问题,有人认为气质源于学识,“腹有诗书气自华”;有人认为气质源于经历,经过生活磨练的人会变得“有味道”;有人认为气质源于仪表,不论长相,一个人至少要能够行得正坐得直…以上这些当然都是对的,因为气质的养成本来就是一套系统工程,是一个人行为方式的集中体现。
但是,有一样东西对于气质来说是打底的,没有它,一切归零,这就是沉着。
面对突如其来的冲突和剧变,一个人容易暴露自己最脆弱的部分,能够把这部分隐藏起来,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这是气质的根本来源。我见过学识渊博的老师在危险面前慌不择路,这一刻他的学识被抛到脑后了;我也见过经历丰富的领导者在矛盾面前暴跳如雷,这一刻他的阅历不起作用了;我还见过仪表堂堂的书法家在冲突面前不知所措,这一刻他的修养也不见了…他们身份、外形、底蕴在客观条件上满足了我们对气质的各种指标要求,但是只要一慌,什么都没了。
三
主要看气质,首先得有一颗大心脏。
这里不是说对什么都不在乎,而是清楚的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再根据自己的冷静判断来行事。
遇事慌乱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生理反应,能够做到沉着冷静其实是对人性弱点的对抗。突发情况来临的时候,我们最常见的反应首先是不知所措,“怎们会…”然后是抱怨,“要不是…也不至于…”最后是后悔,“当如如果…就好了”,这些负面情绪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对于解决问题一点儿用也没有。沉着的人,一定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人。
英特尔前任CEO安迪格鲁夫的下属常常会问他一些棘手的问题怎么处理,他从来都表现的笃定而自信,让下属们也都相信危机总会过去。在一段对话中,他却说:我们做的是全世界最领先的技术,我怎么可能知道那些该死的问题怎么解决。但是他清楚地知道,作为领导者,自己绝对不能慌乱,自己的慌乱只会导致下属更加不知所措,从而使自己丧失权威。
很多人一生活在侥幸当中,期待着突发事件不要来临,期待着时间能够解决一切问题,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习得性无助”,情况来了先慌张,然后就受着,期待早点儿过去;然而沉着的人,最凸显他们气质的时刻,就是突发事件来临的那一刻,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如何利用自己现有的资源把问题解决或者至少把损失降到最低,就像川航机长的紧急迫降。从事件发生,到思考解决方案,再到采取行动,这段反应的时间,常常给人与人之间带来了决定性的差距。
四
那么身边行事沉着的人一定是经历过许多类似迫降的“大场面”吗?那我们一般人还有什么办法能够修炼出淡定的气质?
我的一位前辈向我介绍了他的方法,姑且称他为T。T是我们公司的标杆,我们都知道他因为能力强、效率高,急难险重的工作往往都在他的手里。但是我们却从来没见过他拍案而起或者情绪低落,总是表现的雷厉风行却又亲和力十足,难题总是在大家毫无意识的情况下得到一一化解。
前段时间,他要到总公司工作了,我们一帮菜鸟抓紧最后的时间向他取经。在问到怎么能在那么复杂的情况下还能保持淡定时,T说了这么一番话:
“我的方法有点儿惊险,但是你们不妨趁年轻的时候试一试。刚上班的时候,做的都是一些琐碎的事情,虽然很简单,但是很占用时间,常常一件小事能办两三个小时,最后时限到来的时候,还是会出现一大堆纰漏。
“渐渐地,我决定开始自我加压,那种琐碎的事情来了,我就适当地拖延一下,先把它们放在一边,仍然专心学习技能和业务,等距离最后时限还差两三个小时的时候,再开始动手,这时候由于有时间的压力在,自己一方面效率提高了很多,不会再被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打扰,另一方面也考验了自己的抗压能力。”
“那慌里慌张的不会经常出错吗?万一完不成怎么办?”
“刚开始也会手忙脚乱,会出错,但是这是一个自己认识自己的过程。事情来了,先根据经验判断能不能处理,如果能,大概需要多长时间,然后再根据情况采取行动,久而久之,对自己的能力心里就有底了,就不会慌。菜鸟的时候遇事不慌是不可能的,只能自己锻炼自己,但是你们要记住,着急、抱怨,只会耽误时间。”
五
“我喜欢微笑着战斗的人。”丘吉尔这么说。我们的生活不会每天都想战争时期一样危机四伏,但是也正因为这样,人们的舒适区在变得越来越窄,与矛盾和谐相处的能力也变得越来越差,任何一个突如其来的事件都有可能让人变得慌不择路、一蹶不振。
有气质的人一定是有阅历的人,这个阅历不只是经历的丰富,更在于他们能够用很高的效率把经历消化吸收、举一反三,这种不断突破舒适区的自我加压,会让一个人的边界越来越大,每一次克服慌张、沉着应对,都会是一次全新的成长。
养成气质和锻炼肌肉一样,是一个痛苦却又收获的过程。在这当中,沉着淡定是其他一切能力发挥作用的基石,如果我们真的生活在一个“主要看气质”的世界,希望你能够从如何拥有一颗大心脏开始你的修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