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译文】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于是便叫他出来。他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新解】
每一个需要把孩子留家里独自出门的父母亲,我相信,都会再三嘱咐,“一个人在家里要乖哦,不要乱跑哦,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哦………”,杨氏小孩也不例外。
孔君平前来拜访小孩的父亲,却正逢他出门不在家,小孩见是父亲老友就开门请入。
孔君平一个人坐在厅里喝茶,备感无聊。他搓搓手,眼珠子轱辘两个转,就喊来小孩与他闲聊。
这一切小孩看在眼里,表面平静,内心早起了波涛汹涌的变化。小孩为孔君平端来水果,就坐在在了旁边的椅子上。
…………
一阵沉默,孔君平想要打破这样的场面,于是说了第一句话:
“小孩,父母都出门了呀?”
“嗯”
…………
“家里就你一个?”
如果说孔君平的第一句不算高明,那这句补充真可以算蹩足。
(小孩微微抬起眼睛,从比平时小半分的眼睛里投去难以捉摸的注视)“对,就我一个,即使就我一个小孩,你也要清楚,这是我家,我的(加重语气)”
孔君平显然没有读到小孩内心的变化,就转移了话题,看着盘子里的水果正好有杨梅,想开个玩笑。
他指着杨梅对小孩说,“这是你家水果”?
小孩毫不示弱,反问道,“孔雀是你家鸟”?
孔君平尴尬地笑笑,“你小子,真会聊”
他随手拿了两颗杨梅吃了起来。见小孩话不多,吃完杨梅就起身告别。
小孩以礼相送,孔君平刚出屋门,小孩忽的想起桌子上并没有留下的杨梅核。快走几步追上孔君平讨要杨梅核。孔君平一脑门子雾水,“在你家吃杨梅要必须留下杨梅核?”
“不是必须,但你留下它就对了,快快,吐出来”
孔君平正要理论,孩子父母归来向他打招呼,于是就说了讨要杨梅核之事。
小孩解释到,“吃杨梅,一定要吐核,会被卡到”。
众人大笑,孔君平也吐出了在舌头与牙齿间把玩的两个杨梅核。
孔君平搓手转眼珠子的无意识动作和他草率的开场白,让小孩从心理把他假设成了一个坏人。毫不示弱怼他,表明小孩不会畏惧。讨要杨梅核其实是怕他用此做武器,伤害自己(毕竟有人曾用弹弓拴住杨梅核弹过他,有阴影)。
其实小孩差点就给这个假想坏人的水果下泻药了,就差那么一点点。到时候只能怪他脾胃不好,服不住两颗杨梅。
![](https://img.haomeiwen.com/i9077366/89875a2a14b1e9c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