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次要给大家介绍是一件来自故宫博物馆青铜豆,名字叫做【0547】豆。想必大家也是跟我一样,初次听到,都觉得很新奇,居然还有这种命名,那么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
它之所叫这个名字,源自于底部铸有铭文“0547”的字样,代表的是器物所属者的族徽,因此最能凸显出它的特别。不过按照豆的通常命名方式,大部分都是参考其本身的纹饰,例如有几何纹豆、蟠螭panchi纹豆、夔kui纹豆和蟠虺hui纹豆等等。当然0547豆本身也是有纹饰的,首先在它的豆口下和足部装饰的都是弦纹,不同的是豆口下是凹弦纹,围绕豆口一周,足部则是略倾斜的凸弦纹,围绕两周;豆腹装饰的则是圆涡纹。虽然它并没有按照纹饰而是以铸文命名,不过这也更容易让我们记住它——这不一样的0547。
豆在古代大部分都是作为食器和礼器,类似于高脚盘。最早在大汶口遗址已经有陶豆出土,当时还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父系社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夏商周逐渐出现青铜豆,不过更多的仍然是用于祭祀类活动,盛放食物用的礼器。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才开始用于盛放黍(shu)、稷(ji)等谷物,甚至用于盛放腌菜、肉酱等日常调味品。豆器通常和其他的礼器配套一起使用,作为原始的礼器组合,就像现在的我们在进行祭祀一类的活动时,需要有配套食物以及盛放的器具。
青铜豆最早出现时,和大多数青铜器一样,只能是贵族和上层社会使用,主要在于青铜器的稀缺。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冶炼已然成熟,甚至出现铁器,因此青铜豆也逐渐失去显示统治阶级等级制度和权力的标志作用,才开始广泛使用,融入百姓的生活之中。青铜豆材质的演变以及用途的转换,向我们展示了古人的智慧和对提高自身生活品质的变迁。而众多的纹饰,则向我们描绘了古人对于自然的崇敬和想象,以及对于未知事物的迷信和敬畏。同样的在0547青铜豆上的圆涡纹也是古人对自然现象的一种阐释,圆涡纹内外两圈,中间以四道曲线凸显律动,它既可以是水文的流动,也可以是日月轮转,星辰变化。
商豆传世极少,0547豆通高10.5厘米,口径12.1厘米,重0.68千克。圆口,豆腹较浅,直壁,豆足高且圆。其造型、纹饰以及铸造工艺都十分古朴,更显原始的特征,这就是这次要给大家介绍的青铜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