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战一触即发。总统艾森豪威尔请求国会,动用武装力量,以确保台湾和澎湖列岛的安全。但是他还是暗示了一下国会,如果确实中国军队对中国台湾发起攻击,那么就要参战,但如果中国只是要拿回金门和马祖,那就算了。所以相当于艾森豪威尔把判断战争性质的锅,干脆甩给了国会,你们自己判断中国军队的意图。我不承担责任。
之后杜勒斯还去招惹苏联,希望苏联可以撤出东欧,这就让艾森豪威尔比较头疼,因为他现在要做的是继续裁军。后来艾森豪威尔带着杜勒斯一起,在日内瓦会见了苏联的赫鲁晓夫,和朱可夫元帅,总统表达了,希望和苏联人做朋友的意思,当然他的意图就是,希望双方都可以进行裁军。
然后艾森豪威尔还提出了一个空中开放计划,也就是说你们飞机可以飞过,希望你们也可以同样开放天空。当苏联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惊呆了。但欧洲人则非常赞同,但是其实想想,这基本上不太可能。大会之后,赫鲁晓夫的反应非常冷淡。根本就不接招,也不置可否。
艾森豪威尔觉得,这是一次胜利的大会,他心情非常不错,甚至还去度假,打了他一生中最爱的高尔夫球,但是艾森豪威尔却突然生病,胸口疼痛,医生查看后,证明总统得了冠状动脉血栓。心脏已经受损。
总统生病,消息出来之后,华尔街股票大跌。当天就暴跌了444点,损失高达120亿美元。这是29年大崩盘之后,最惨烈的一天。但是后来医生宣布,艾森豪威尔应该问题不大,但是很多人对此并不信。艾森豪威尔则躺在丹佛的医院里接受治疗,慢慢的他也逐渐在康复。11月他出院,返回了华盛顿。所有美国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很多人认为,艾森豪威尔身体已经这么差了,他可能在任期结束后退休,他的私人医生在鼓励他,应该参加新一届总统的竞选。后来艾森豪威尔,似乎觉得还行,所以他觉得干脆还是继续参加竞选。并对全美所有人宣布这个消息。
艾森豪威尔对美国的最大贡献,是洲际公路系统开始动工,很多高速公路在这一时间建成,这段时期,美国经历了高增长低通胀时期,而猫王开始走红,他甚至成为了美国文化的标志之一。
美国一直试图让埃及加入西方阵营,试图帮助他们修阿斯旺大坝,用以收买埃及人。但是军政府领袖纳赛尔并不领情,他更认同中国。还计划访问莫斯科,用棉花兑换捷克的军火,于是这就让,国务卿杜勒斯很生气,他取消了这个贷款。而作为报复,埃及人也没客气,夺取了苏伊士运河。当时这条运河一年的收入就是1亿美元。
这个事件对美国影响倒不大,不过英法两国受不了了。埃及切断了英法两国工业的石油来源。伦敦和巴黎陷入危机。一方面他们开始埋怨美国人,另一方面准备用自己的方式收苏伊士运河,而以色列本身就看埃及不顺眼,一看机会来了,所以他也加入英法阵营,10万以色列士兵在埃及边界集结。很快就入侵埃及。然后英法再出手拉偏手,他们想的很好,这样就可以一举干掉埃及。
这让美国人很被动,特别是艾森豪威尔,他很反对英法的这种做法。认为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糕。结果不出所料,埃及背后也是有大哥的,很快苏联人就发出警告,英法和以色列的部队必须立即撤出,否则就将成为红色原子弹的打击目标。另外苏联总理布尔加宁也马上联系艾森豪威尔,说双方应该联手阻止这场战争。但艾森豪威尔,却反过来指责苏联,所以不愿意与他们为伍。因为他知道,跟暴力的苏联合伙后,美国将很可能失去欧洲人的拥护。而艾森豪威尔也将失去美国人民的拥护。
当时正值美国大选,大家会把法国占领苏伊士运河,与苏联镇压匈牙利结合起来看,大家对于现在的经济也基本满意,所以艾森豪威尔的连任概率很高。民主党无法正面跟他竞争。他们能做文章的地方就是总统的健康,副总统尼克松,还有一些国际局势。
民主党能拿出的候选人,还是上一次的史蒂文森,但是史蒂文森并不构成威胁,甚至杜鲁门又出现了,他也在批评同是民主党的史蒂文森,所以这就让选举变得更加没有悬念。值得注意的是,25年来,黑人第一次投票给了共和党。
从朝鲜停战,到1957年这段时间,被称为艾森豪威尔的假寐期,美国人自己觉得可牛逼了,但是突然之间他们就发现,原来苏联的火箭技术,已经超过了他们。这让他们感到非常沮丧。随后他们才投资上千亿美元去探索星空。
这段时间,大家对于技术革命已经越来越感兴趣。跟苏联只发展航天军工不同,美国的科技已经深入到生活当中,比如吸尘器,调频收音机,洗衣烘干一体机,自动变速箱,电热毯等等,这些科技正在逐渐的改变着美国人的生活习惯。
战后,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一番,通用汽车的预算规模,甚至超出了波兰全国的预算规模,而且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已经提高到了其他国家无法想象和理解的高度,有60%的家庭,工资收入都达到了中产阶级,此时正是美国的一段难得的繁荣时期。
随之而来的是,成年人和青年人对于消费观念的对立,成年人经历过大萧条,所以依旧心有余悸,而年轻一代,则已经花钱大手大脚,他们甚至会花光现在和未来的每一分钱,靠赊欠和分期付款过日子。甚至诞生了一个新兴职业,叫做债务顾问,当时的年轻人几乎没有存款,有统计显示,储户的平均银行存款只有300美元。
这让美国很多父母都比较不理解,称他们自己的孩子为蝗虫,经常抱怨,我在像你们这个年纪的时候,做梦都不会想到要欠这么多债。不过情况确实有很大的变化,比如金融保险,大萧条时候是没有太多保险行业的,所以大家只能通过存钱来应对风险,而现在各种保险贷款随处可见,所以年轻人遇到危机,可以轻松的借到钱,也有保险可以保障生活,他们存钱的必要性也就下降了。所以过度消费不能光看成是败家的行为,也是金融发展的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