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疫情缓解后,全国不少中小学校于4月至5月相继复课。为弥补疫情期间耽误的课程,各中小学师生加班加点,或牺牲双休日、节假日补课,或每天增加1至2节课。到目前为止,各地中小学校的“补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据调查了解,当前大部分中小学师生普遍感到疲倦,教学热情和学习效率正在逐步下降。一部分师生出现了反感、焦虑甚至抑郁等心理问题,有些学生已经放弃了学习甚至中考、高考。目前,师生对拼命赶教学进度、不顾教学规律、无视师生身体健康的做法持普遍反对的态度。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工作计划,尽快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放假时间。其理由如下:
第一,耽误的课程已基本弥补。自疫情发生以来,各地中小学响应教育部号召,基本上采取了“停课不停学”的措施,开展了网络授课;开学后又加班加点,利用八小时之外的时间为学生补课。非毕业年级每周只休息1天,毕业年级每月只休息一天,大部分学校的节假日都被取消。到目前为止,耽误的课程已基本弥补,没有必要让师生继续在高温下高强度地工作和学习。
第二,炎热酷暑不宜加班加点。时值盛夏,气温逐步升高,不少学校对延长工作时间没有预案,教室学生人数多,防暑降温条件差。学生上课心浮气躁,老师授课汗流浃背。如果每天再延长上课时间,周末再继续补课,不但教学效果得不到保障,而且还有损于师生健康。
第三,进入酷暑不宜推迟放假。根据各地教育主管部门的安排,大部分学校放暑假的时间延迟至7月31号左右,这与往年正常放暑假时间相比,推迟了20天左右。根据往年气象资料记载,7月中下旬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再加上不少公办学校的教室、食堂、宿舍条件简陋,也没有空调。师生在高温酷暑下紧张地工作和学习,中暑的风险很大,走读生中午上下学更是一种煎熬。因此,没有必要以牺牲师生健康来推迟放暑假时间。
第四,教育教学不可急于求成。一些返校复课较迟的学校,面对落下的功课更不要急于求成,一定要循序渐进。耽误的一两个月课程,对学生来说的确很重要,但不是每天多上课、周末不休息,酷暑不放假就能解决问题。传授知识要遵重教学规律,把握青少年心理和生理特征,短时间内一味地霸蛮填鸭式教学,其结果不但于事无补,反而让教师和学生产生极端厌教和学情绪,给今后的教育教学带来严重后果。
第五,非毕业年级考试可提前。中考、高考时间已定,不宜再作调整,但小学的期末考试可视情况取消,初中、高中非毕业年级的期末考试可提前至中考和高考之前,这样放暑假的时间就不会延迟太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