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六哥精品有点想法
如何让自己的观点超有说服力?一起看《奇葩说》学习吧!

如何让自己的观点超有说服力?一起看《奇葩说》学习吧!

作者: 彭小六 | 来源:发表于2019-11-13 10:59 被阅读0次
.jpeg

我喜欢看奇葩说,选手们总是有让人拍案叫绝的视角和观察。

你会不会也有过这样的念头?

“我什么时候也可以说话像他们那么厉害呢?”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这一季,我们不用再做门外汉啦,6月份我刚刚参加过黄执中的《表达学院》课程,学习到选手表达观点的很多套路。

知识需要实践才有价值,今天小六就带你一起去看看这些选手在3分钟发言里,可以快速打动我们的原因。

他们常用的4种套路分别是:

换角色

◆ 拆问题

◆再定义

◆做交换

1

换角色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往往是搞不清楚,这个问题到底是谁的问题。

或者偏执的认为就是外界的问题。

观看辩论是一种打破你单一视角的好机会,你会看到,同样一个问题,选手们切换不同的视角来讨论。

比如,“正确的废话,要不要说?”这个话题。

杨奇函在和师妹许吉如的辩论中,前3分钟发言和互杠环节都被师妹按在地上摩擦,在最后总结发言的环节,他居然反败为胜!

原因很简单,之前两个人讨论的都是以我为出发点要不要说废话。

但杨奇函在最后忽然换了一个角色来讨论这个话题:如果是从我们的爸妈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呢?

瞬间所有听众都泪目。

我在想如果爸妈听了我们的辩论,是不是以后不太敢跟我们说话了。他们发微信说你们少熬夜了,很多时候没有办法;

另外我觉得美丽的爱情就是找一个人多说说废话,很多的我爱你,祝大家都能找到一个愿意听你说一辈子废话的人。

这场辩论中,许吉如的表达几乎完美:

正确的废话还要说吗?一道典型的选择题。成年人做选择题,为谁选?为自己选。不说废话,是我对我自己的要求,不会成为我对别人的指责和绑架。我为什么不要说废话,因为我深知说废话,真正伤害的人是我自己。

但是,当杨奇函把角色一换,输赢就定了。

另外一个选手小黑,在讨论“可以让心爱的人复活的按钮,要不要拍?”的时候,也从死去的人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如果我作为你最爱的人躺在下面我知道有这个技术,正准备含笑九泉,你说你不支持我只能死不瞑目。以后你每次来上坟的时候,我都会默默地冒烟,不是因为灰多,而是很生气。所以要支持。

2

拆问题

我们在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需要问自己,这个问题到底是什么问题?

黄执中说,你的问题,就是你的期待。

你觉得男朋友不爱你,问题背后是你的期待,你期待他能更多时间关注你;

公司开会讨论的内容,也都是解决期待的问题:现状是怎样,我们要做到怎样,老板期望怎样,投资人期望怎样……

问题既然都是期待,那就要解决现实和期待之间的差距。

解决办法只有两个:

提高现实去满足期待

或者,降低期待,去符合事实

大王在表达为什么要选“高智商哪怕被人讨厌”的时候,表达了她这样做的期待:

当你拥有了高智商,你看破了他人的喜怒其实与你无关,你自己的世界可以自由运转的时候,即使被讨厌,也不会打击到你的自信,这就是高智商的情绪自由。

你也是追求情绪自由的人吗?

“可以让最爱的人复活的按钮,要不要拍?”

你选择拍,你的期待是什么?

你不选择拍,你的期待是什么?

肖骁说我选择不拍。

○ 我每一天,每一年我都听到这个按钮的啪啪声,很多爱他们的人,要把他们拍回这个奇葩星球。

○ 面对你最爱的人,为什么要压抑自己的天性呢?

○ 按呐?我们不按,是因为他们曾经告诉我,他们一生温暖纯良,唯一不舍是爱和自由。

○ 他们不在这儿,所以你们觉得他们走了; 但他们在这儿(指着心口),所以他们从未离开。

我们期待我们最爱的人享有爱和自由,所以我们不拍。

3

做交换

做交换的意思是:关于这个选择,有好处,但还有很多坏处你考虑到了吗?

比如,在讨论:“可以让心爱的人复活的按钮,要不要拍?”这个话题的时候,

肖骁开口就来看一次交换:

○ 一个按钮复活一个你最爱的人,这有什么好讨论的,本能啊。

○ 但是因为是我最爱的人。

○ 所以我要去思考一下,他们用哪种方式回来?

○ 一个得了绝症痛苦离世的病人,他能否健康的回来?

○ 一个耄耋之年,寿终正寝的老人,他能否年轻的回来?

○ 一个穷凶极恶的罪人,他能否忘却前程善良的回来?

同样的话题,另一位选手也提出了这样的观点:“这样做可以,但是也有坏处”,你考虑到了吗?

我们可能会轻易的用掉手中这仅有一次的权利。如果你问12岁的我,为了让我奶奶活过来,我愿意付出什么代价,我的回答是一切。我不会在那个时候想到有一天我的爸妈会死,我的偶像会死,我最好的朋友会死,我也许爱上一个人跟他白首不相离,但最终还是要分离,我们会生养孩子,但他们也会死。

面对一个问题,我们可以先承认,但同时要提出这个问题存在的坏处,让对方陷入沉思。

对哦,如果这么好,为什么我们还要讨论。

辩论场上经常说,我们不可能说服任何人,人们只会自己说服自己。

做交换,有好处,也有坏处。

这是一种很好的让人们自我说服的技巧。

4

再定义

我们理解这个世界,其实就是不断在学习对找各种事物做定义。

爱是什么?

自由是什么?

生活是什么?

工作是什么?

在著名漫画《灌篮高手》里有句话,“控制了定义的人,就能控制整个辩论场”!

当你能对一个大家本来已经觉得很熟悉的东西重新做定义的时候,往往就会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我特别喜欢肖骁,不仅是因为他妖精了,更重要的是,他妖气背后有着强大的逻辑。

在谈到“可以让最爱的人复活的按钮,要不要拍”的时候,他说,这个话题不是拍不拍的问题,而是:

今天这套题,我要怎么解?不是让我复活我的最爱吗?不! 他要问我的是,我能否接受别人的离开?

什么才叫离开呢?

他们不在这儿,所以你们觉得他们走了; 但他们在这儿(指着心口),所以他们从未离开。

在最后总结发言的时候,他用一个故事继续再定义了什么是死亡。

○ 海贼王里的希鲁鲁克用他一生的时间去创造一场在他脑海里粉红色的雪,身边的人笑它疯了痴了傻了,但在他临死之前他成功了,他让全世界都看到了那一场粉红色的雪。

临死前他告诉乔巴,子弹射穿胸膛不会死,得了绝症不会死,只有被遗忘才是真正的死亡。

○ 那些你们深爱过的人啊,那些离开了你们的人啊,那些曾经生活在奇葩星球的男孩女孩啊,他们不会死,因为他们都曾经在你们心里为你们下过一场粉红色的雪。

既然他们从未离开,也从未死亡,那拍什么拍呢?

很好玩的是,同样的话题,在另一场双博士大战中,两位选手都用到了再定义这一招,试图掌握定义权。

程思博开场就说:

○ 复活,看上去是一个很荒诞的字眼,好像在说一种让人起死回生的超能力。

但是这项黑科技它不仅实实在在的存在过,还曾有过许许多多的名字:曾经他叫做青霉素,叫做器官移植,也可以是基因工程,是干细胞技术。

你看,复活按钮早就有了,所以肯定要支持啊,难道我们现在还要讨论要不要支持青霉素和器官移植吗?

厉害。

他的对手詹青云是个老奇葩,也是博士,不甘示弱,也发起了“再定义”:

○ 思博跟我们赞美的是科技之光,可是这道题题面上写的是科技,实质上聊的是一个政策。

○ 复活是中立的技术,可是怎么用复活,是这个社会的选择。

这个政策是要我们每个人扮演上帝,把自己的心拿出来打开,仔细凝视,以爱之名去为我们最爱的那群人裁决生死。

它并没有改变死亡的本质,它改变的是我们对人为什么会死这个问题的回答。从此以后,死亡不再是每个人的宿命,他成了某些人的责任。

你说复活是科技,那我就对怎么使用这个科技再做一个定义!

记住这句话:“控制了定义的人,就能控制整个辩论场!”

到这里,我简单带大家去看了奇葩说辩手们常用的套路。

我们学到了“让自己的观点酷毙了”的4种方式:

换角色:这个问题还有可能是谁的?

拆问题:这是谁的期待?

做交换:这样做有好处,那坏处是什么?

再定义:我们今天不是在讨论XXX,而是在讨论OOOO

当然,这只是高手们的招数中的一点点,不过有了这几个套路,相信你在看奇葩说的时候,在大家哈哈大笑多的同时,会多一点思考的乐趣:“嗯···这招用得好。”

最后,如果你想到深入学习小六今天提到的方法,可以去报名参加奇葩说团队的课程《表达学院》;想要了解更多辩论,表达说话技巧方面的知识,可以去喜马拉松APP搜索:“话语辩论冠军的思辨表达课”。

我是彭小六,你喜欢哪位奇葩的表现?

我去接着看节目了,下次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让自己的观点超有说服力?一起看《奇葩说》学习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ijp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