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散文想法
拥有这3个心态,心病自愈

拥有这3个心态,心病自愈

作者: 萌橦在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2-05-17 07:10 被阅读0次

重症病房内,癌症女孩陈树面色惨白看着窗外,她的病被下了最后通牒,只有短短一周时间了。

最后一个愿望,就是能在医院办一场婚礼。

可眼下遇到一个难题,陈树唯一的弟弟,远在国外读书,她希望弟弟能回来,但母亲却说,他功课忙,老师管得严,机票也不好定。再说,他回来也帮不上什么忙,回不回来又能怎样?

可陈树却很坚决,如果弟弟不回来,她就要推迟婚礼。

这一幕,正是小说《药树》开篇的情节。

《药树》的作者朱建军老师,是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意象对话疗法的创始人。

在这本书中,他将意象对话疗法融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带我们领略一场精彩的心理学案例解析,即使不具备任何心理学知识,也能完全明白作者从书中所表达的找寻自我、探寻自身生存价值的意义。

当你觉得自己生病时,也许这个“病”,也是让你医治了自己从前未注意到的短板,“生病”,也何尝不是一种解药。

有人说,身病好医,心病难医。看完《药树》使我明白,也许生命中,拥有这三个心态,心病也能不治自愈。

01 认识自己,从坦然面对开始

海音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应朋友的邀请,来给陈树做临终关怀,她提议用“意象对话疗法”,来帮助陈树走入内心。

意象对话疗法是一套可以把内心世界用意象呈现出来的心理技术,也是通过对意象调节来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在意象对话治疗的过程中,一个人内心中的一切喜悦、忧伤、矛盾、恐惧等都可以转化为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生动而鲜明。

我们回到开头,弟弟赶不回来参加陈树的婚礼,使她有些愤怒。从小陈树就感觉到,妈妈特别偏袒弟弟,好东西先给弟弟吃,好玩的先给弟弟玩,家里的活陈树必须抢着干,弟弟只需要坐享其成就好。

陈树工作后,没少做“伏弟魔”。

可就算这样病重,唯一的一次婚礼,弟弟也不愿意参加吗?妈妈也容许他这样吗?

所以陈树告诉海音,弟弟不回来,她就推迟婚礼。她觉得特别不甘心,从来都是她为家庭牺牲,那么只是让弟弟为她牺牲一次也不行吗?

看到这里,亲爱的读者发现什么问题了吗?就算是即将要死去,陈树想要“任性”一回,她也是有所保留,没有任性到底。

她说弟弟不回来就要“推迟婚礼”,而不是弟弟不回来,“婚礼就不办了”。

就算是任性,在我看来,也是乖巧中的小任性,对其他人造成不了太大的影响,而且还是给弟弟留有余地,画外音就是,你什么时候回来,我什么时候再办婚礼。

看到这里真的又心疼,又有点困惑,到底是经历过什么,让这样一个女孩,即使临终前还在想着别人?

而且她还告诉海音,周围的人都不敢和她提死亡的事情,好像一想到死,就会害大家不开心。

因为这场婚礼是临终婚礼,所以如果婚礼过后,她还没有死,又活了很长时间,岂不是辜负了大家的“期待”?

所以,其实在陈树的内心深处,除去弟弟赶不回来的因素,她的内心也不是真的想办临终婚礼的。

这就好比,本来我们还有生的希望,但是办过临终婚礼以后,就必须去世,如果不去世,又怎么能叫临终婚礼呢?

海音带着陈树做意象对话时,经常会遇到危险的意象,这时她的第一个反应就是逃跑,但海音告诉她,在意象中,她是不会真的受伤的,所以,遇到危险可以睁大眼睛看看,到底是什么?之后又会发生什么?

经过几次尝试,陈树开始能够坦然面对,也不再逃避。

这一成果反应在现实中,是她第一次有勇气开口问妈妈,为什么从小这么讨厌我?

02 内心疑问,大声说出来

陈树的问题让妈妈楞在原地,她不敢相信一向乖巧懂事的女儿,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这一次长谈中,母女俩开始回想从前的时光。

母亲想起陈树刚会走路时,看到妈妈哭了,想要过来帮她擦眼泪,但因为惧怕,只能躲在不远处眼巴巴看着。

想起陈树第一次例假时弄脏裤子,把她暴打了一顿。

而陈树则想起,多少年来,她在母亲面前的孝顺,其实只是表面上的孝顺,心里早就怨念丛生。

看到母亲偏袒弟弟,她只有一味顺从,懒得争辩;母亲让她拼命赚钱贴补家用,她也二话不说,不断把钱拿回来,最后被繁重的工作搞垮身体。

一个女儿对母亲的撒娇,母亲对女儿的亲昵,她们丝毫没有这种正常的互动。

其实也可以说,她们对彼此关闭了心门。

母亲延续上一辈,她的母亲如何对待她的模式,复制到陈树身上,通过苛待她,获得存在感;而陈树则是以一味的顺从、懒得回应,因为她认为,只要照着母亲的话去做,不惹她生气,尽量地满足她,自己的日子就会好过些。

反而是爱撒娇的弟弟,得到母亲的宠爱。

在表面看来,母亲是绝对的重男轻女,因为有了儿子就忽视女儿,可以为了儿子让女儿牺牲一切。

但深究起原因,母亲何尝不是想得到女儿的回应,像这次的促膝长谈,女儿把自己这么多年来的委屈、不甘全都倒出来,母亲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对女儿这么不好。

最后母女俩抱在一起嚎啕大哭,哭这些年失去的时光,也哭刚刚醒悟时,竟然是即将离别时。

只要生命在,一切都来得及,我们怎么有理由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呢?那些不解,一一去查问,那些不甘,一一去解决,那些想要的,一一都拿回来。

就像陈树一样,虽然万般犹豫,最后还是鼓足勇气把心里话说了出来,说出来后,也仿佛自己身上的病气褪去了很多,虽然她依然是一位癌症晚期患者。

03 想做什么,马上去做

随着意象对话疗法的深入,陈树感到自己的身体在一天天好转,但同病房另一位女孩的离世,给了她致命的打击。

她拒绝海音,拒绝继续心理治疗,她说,一切都是没用的,好转也只是自己骗自己,什么心理治疗,最后还不是要死?

她的情绪也影响到海音,但海音的丈夫老朱(暗喻作者)说的一句话,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心理咨询的首要目标不是让一个人一直不死,而是让她每一天更有生的希望。”

病情恶化,陈树的生命也仿佛真的走到了最后。

但她在意象中突然明白,生病何尝不是一种解药?如果她如从前那样浑浑噩噩过一生,健康地活着,和死亡又有什么区别呢?

如同她最后决定出院,和未婚夫去旅行时做的梦一样,她梦到自己活到了七老八十,但是这些年经历过的事全都忘光了。

这样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呢?

到底是清醒地活着,继续面对病痛,还是健康地活着,所有记忆都消失?

陈树选择了前者。

她也不再犹豫,不再患得患失,生病就生病,死去就死去,重要的是,每一天都要变成她想过的模样,不给自己留下遗憾。

谁的身上都有癌细胞,只是她身上的比别人多了一些而已,只要能在临死前,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此生足矣。

04 结语

这本《药树》用一场身患绝症人士跌宕动魄、险中求生的心灵奇旅,带我们穿越人生至暗时刻,重新拥抱光明。

“生命的张力在正与反、真实与虚幻之间迸发。因看见而感动,因爱而疗愈。生病之处,必有解药。”

你的人生中,有没有什么想做而一直没做的事?有没有一些遗憾?

如果有遗憾,那么为什么不去解决它?余生有限,我们没有理由对自己不好。

人生难得糊涂,可更难的,是清醒。

清醒认识自己,清醒接纳自己,清醒为自己而活。

愿每个人的余生,都有被看见的时刻。

相关文章

  • 拥有这3个心态,心病自愈

    重症病房内,癌症女孩陈树面色惨白看着窗外,她的病被下了最后通牒,只有短短一周时间了。 最后一个愿望,就是能在医院办...

  • 自愈心病,爱惜自己

    我终于拿到驾照了。你肯定说拿个驾照有什么困难的?但对我而言,这是一场对自己的挑战。 我是2018年的夏天报的驾校,...

  • 谈心态

    一个好心态包治百病 包括绝症 为什么这么说呢 心态治的是心病 心病还须心药医 没有什么心药比好心态更管用 好心态像...

  • 产品思维【增长执行的关键能力】

    包括但不仅限下面两个能力 自愈力 决断力 自愈力 动态完善策略的重要战术素养。 自愈力可以体现在情绪和心态上的自愈...

  • 癌症自愈的思考:——超级好心态与超然生活,使心脏启动了自愈机制。

    癌症自愈的思考:——超级好心态与超然生活,使心脏启动了自愈机制。• 把死亡看透,视死如归。死亡是每一个人必然的归宿...

  • 2019-05-23心言心语 心病不除,如何开心?

    心言心语 心病不除,如何开心? 人的心灵问题,心病不除,如何开心? 当一个人珍惜生命,珍惜世界 上一切的时候,就拥...

  • 人生感悟

    “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 意思是说,胸怀广大,是治疗心病最好的药物。 人生实苦,要学会治心自愈。 坦然接纳...

  • 这几类简单先心病存在自愈可能

    名医主刀合作专家张晶(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外科主任医师) 先天性心脏病: 在胚胎发育时期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或...

  • 【百日更】69/100福报

    大耳垂有福,面善有福。 看看睡着的满爷,两个都占了。 幸运的满爷在过生日的那天得来了好消息。先心病正在自愈阶段。原...

  • 拥心求阙的心态

    最近刷到了一个视频,白岩松说:在30岁之前要玩命的做加法,要去尝试,你不知道自己有多少种可能,你也不知道命运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拥有这3个心态,心病自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img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