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随笔散文
回望三国之天下归晋

回望三国之天下归晋

作者: 嘉陵利好 | 来源:发表于2017-12-05 16:44 被阅读0次

《三国演义》中开篇就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三国的历史就是从三分天下到西晋统一的过程。小时候读《三国演义》到后面总有不忍继续读下去的感觉,总想着如果庞统不死,如果关羽不失荆州,如果刘备不伐吴……那么最后蜀汉政权肯定能北伐成功,而不是由篡魏的的司马家族统一天下。前段时间重温那段历史,依然不免扼腕叹息,但读完之后我释然了——三国的结局——由魏国政权扫清六合,符合历史进程的规律。但我又产生了一个疑问,魏国政权是曹操打下的江山,理应由曹操的后人建立统一政权,为什么最后被司马昭摘了桃子呢?接下来,我就尝试解答这两个问题,也就是回答天下归晋的必然性问题。

在赤壁之战之后,三足鼎立的格局初成。虽然后续刘备不仅鸠占鹊巢夺得了益州,而且还取得了汉中之地,但在三国之中蜀国依然最弱,在土地面积、人口、人才等方面都是如此。虽然在历史中,战争不乏以弱胜强的例子,但终究比的是综合国力,越是大型、长期的战争,越是能凸显大国综合国力的优势,战争结果的偶然性就越小。孔明纵有超世之才,但终究敌不过一个更强大的魏国,魏国即使没有司马懿,也有其他人拒蜀国于国都之外。司马懿的存在,本身就说明魏国人才济济,毕竟在曹操时期司马懿并未得到重用,虽然可能有曹操防备的原因,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前期魏国人才的繁盛,更不用说后期的邓艾和钟会,他们登上历史舞台也是魏国人才众多的体现。而人才井喷需要以人口基数和发达的教育为基础,而人口和教育需要经济支撑,在古代就是体现在农业上,体现在适合耕种的土地上——综合国力的直接体现。诸葛亮六出祁山,其决心令人敬佩,其才智令人赞叹,其辛劳令人动容,但最终无法克复中原,并不是因为所谓的“汉祚已尽”,而是国力不济。连年的北伐造成民力衰弱,加之本身国力有限,蜀汉政权最早灭亡实属必然,而江东政权虽民丰物阜,据长江天险,但守土有余而进取不足,统一的使命不可能由其完成,在历史上江南政权似乎也从未能问鼎中原,都是江北政权扫平江南。因此最终由魏国政权统一天下,实为大概率事件。

魏国的江山都是曹操打下来的,以魏国的实力统一天下是可以期待的,那理应由曹操的后人完成统一天下的历史使命,为什么“丕睿芳髦才及奂,司马又将天下交”,让司马昭做了全天下的皇帝?这其中有偶然又有必然,偶然因素是曹丕、曹睿皆短命。曹丕死后,因防卫蜀国需要,司马懿得到重用;而曹睿死后曹芳继位才八岁,虽然司马懿一度被架空,但通过高平陵之变迅速掌握魏国政权。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外部环境,如果没有蜀、吴政权的存在,如果没有防卫和统一天下的征战需要,司马懿又怎能得到重要并掌握局面?如果是天下太平,皇帝又怎会给予臣下太多权柄?其实,当时的东吴政权同样一度被权臣把控,司马师废掉了曹芳,东吴第二位皇帝同样被权臣废掉,蜀国政权同样把控在诸葛亮的手中。权臣掌控局面,一方面是因为君主年幼弱小,更重要的是由于外部威胁的存在需要倚仗权臣,使权臣获得权力掌握国家机器,使权臣有机会篡位(关于“权臣”这个问题,详见《双十节小记——浅思权臣》这篇文章)。因此,结束三国局面的历史使命不是由曹操的后人完成,而是由曹魏政权的权臣实现,是有内在缘由的。

窥一斑而知全豹。三国虽然是中国漫长历史的一小段,但探索这段历史纷繁现象的背后原因,却能启发我们去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的历史……


相关文章

  • 回望三国之天下归晋

    《三国演义》中开篇就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三国的历史就是从三分天下到西晋统一的过程。小时候读《三国...

  • 回望三国之人生当如曹阿瞒

    在上篇文字《回望三国之天下归晋》中,分析了天下最终归于司马家族的背后原因。三国鼎峙虽只有几十年就收于大一统的西晋,...

  • 2022-06-11

    《世家的天下》——辛宪英 《世家的天下》讲述的是历史上一段特殊时期。这段历史为后世留下了司马篡国、三国归晋、八王之...

  • 南北朝,一个比春秋战国还要混乱的时期。

    司马懿的子孙完成了大一统天下,最终将三国归晋。然而没经历多少年,自己家出了事情,导致整个国家分崩离析。 西晋灭亡之...

  • 《忆英雄天下归晋》读后感

    三国归晋,天下没有被魏蜀吴三国掌控,但被司马家族收了。刘禅、曹奂和孙皓都是昏庸无能的皇帝,司马家族野心又很...

  • 三国归晋

    三国之后,司马家统一天下人,而司马懿并没有篡位。篡位的是他的孙子,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那个司马昭的嫡长子司马炎。...

  • 《三国》

    桃园结义共就大事,诸葛出庐复兴汉室 后主刘禅昏庸无能,可怜先帝毕生基业 大事已分三国争霸,分分合合天下归晋

  • 中华五千年演义(24):文帝开科

    (24)文帝开科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公元280年,三国归晋,华夏暂为一统。但合分变易,众多天国生命皆欲...

  • 题四大名楼||七绝·登黄鹤楼

    “天下江山第一楼”!初,仲谋王于鄂州,因江而建夏口城于蛇山,城之临江设敌楼于黄鹄矶,是为黄鹤楼。三国归晋,后为商用...

  • 《精读三国》之大局

    楔子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对东汉至三国再统归晋这段历史时期的概括。这段时间里, 时势造英雄,英雄就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回望三国之天下归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ipc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