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5

作者: 禾佳 | 来源:发表于2013-09-15 20:17 被阅读83次

下午打电话回家又因为接起来的第一句是 “喂你好请问你找哪位?”和期间好几次电话两头都是不知道说什么好的沉默而沮丧了好久。被不断地问“有什么事吗?”,从语气也听得出来那一点不是关心,反而弄得我越发觉得好像自己不出点事就会没话好说,没理由打电话回去了一样。

我想我虽不愿意,但终究躲不过这个话题。

一直特别不爱看亲情题材的文章,电视剧或者电影,每当有朋友哭的稀里哗啦地跟我说“这故事好感人啊,你看过没有?推荐给你,快去看。”我只会默默低头答一句“哦好,有机会会看的”,接着就没了下文。不是冷血到不会被感动,只是我无法体会到那种真实感,无法和作者产生共鸣,充其量也就只能在看完后心里轻轻被触动一下,然后默默叹口气,说个“唉”,不敢细想也不敢回顾情节。除了不喜欢看,我很少写关于亲情的东西,如果硬要写,大概会去编一个门卫老大爷家的故事,而不是提笔写自己,可能是怕自己扒旧伤疤写出来的东西会让自己陷进难过里面去好久,但写出来的又是那样词不达意,而这感觉实在糟糕。

我也试着分析这其中的原因。大概是因为觉得太矫情?可我知道一定有人跳出来说,矫情什么啊,你以为你看清少纳言和那些日本文学就不矫情了么?我想,“矫情”这个词包含的可能更多的是个人主观的理解,会觉得“矫情”大概更多是因为烂俗,比方我们会觉得“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和营销微博发的那些“男默女泪”的文章特别矫情,不是它不感人,而是说的人太多你已经麻木甚至反感了。但话说回来,我并不觉得“亲情”这个话题烂俗,从古老的二十四孝图到每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它无处不在且历久弥新。然后我发现我这其实是种或许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的心理?“虽然有现实基础,但更多的是编的吧。”我能轻易发现故事情节里的不合理之处,但我不得不承认它几乎时时刻刻出现在我的周围人身上,它那样平常以至于他们太多人都看不到它,不等我拎出自己事,就不会有人含泪望着我说“我突然觉得自己好幸福”,而是跟我发牢骚“我爸妈竟然这样说我”。

又或许,我在害怕哪种事实,所以宁愿摆出一副“我什么都不知道我这样也好很好啊”的姿态来对抗世界?逃避什么时候已经成了我最擅长的一件事了我自己都不知道,只知道如果我故意不戴眼镜,就不会因为怕尴尬而考虑要不要打招呼,如果我不去看那些感人的亲情故事,就不会因为那些从来不会发生在我身上而难过。这或许算是趋利避害的本能?

绕了一圈,我发现我还是没办法说服自己。甚至不知道要怎么结束这个话题。

想起中午在微博上看到知乎的一篇问答“怎么委婉拒绝妈妈发的鸡汤文又不伤害她”,现在我只想翻出和妈妈所有的聊天记录,点开她灰色的头像发一句“妈妈,我好好看完你上次转的那些文章了,的确不错呢~”还有“我好想你。”

相关文章

  • 让你生个可爱宝宝

    《生精药》让你生个可爱宝宝 配方:党参9.15克,黄芪9.15克,五味子5.45克, 菟丝子9.15克,复盆子8....

  • 大学,新生活的开始。

    9.15~10.1 军训篇 ...

  • 青海知青大返城内幕

    9.15火车通到格尔木 9.15 火车通到格尔木 青海知青大返城的历史与云南知青大返城的历...

  • [都市]学渣修真记(38)争分夺秒闯曹城

    争分夺秒闯曹城 9.15...

  • 9.15

    情绪需要时间来消化。现在大家都消化的差不多了,感觉好多了。看了个超级战舰,里面有一个画面特别令我感动,退役的战舰上...

  • 9.15

    温馨,仪式感 【马龙】 威尔视觉 摄影 简视觉 录像:猫的街 九五二七 场景: 效果:饱满, 抓心, 干冰,地爆球

  • 9.15

    《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160-180页)第四章 消弱 儿童与儿童之间存在着个别差异,班级里的孩子们,我们无法期...

  • 9.15

    输入不足,导致无力输出!

  • 9.15

    为什么熬夜,我也不知道:(

  • 9.15

    回家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9.1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itq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