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时间长,阅读正当时。今天,拜读著名教育家李振西的《爱心与教育》,来了解一个永葆童心的老师和一群孩子的爱的故事,沿着大师的足迹,认真体会,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从《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这篇文章里,我读到了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儿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感情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如果师生建立起了感情的良性循环,那么我们的教育已经出现成功的曙光。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这是我们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师生在人格上应该是绝对平等的,教师不应自恃与学生高人一等。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地献给学生时,学生就不只把我们当作老师,这是我们获得的尊严,就不不仅仅是老师的尊严,更有朋友的尊严,同志的兄长的尊严,父亲的尊严。教育者的尊严是学生给的。
李老师的这篇文章,我读到了他对孩子们的深深的爱。因为他保持着一颗童心,让他能够自然而然的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由李老师想到了自己的教学中和孩子所相处的一年又一年。因为自己性子急,常常忍不住发火,甚至对学生态度简单粗暴,这样的经历现在想起来都令我脸红。老师对孩子们的爱不应该是高深莫测、凛然不可侵犯的,更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应该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这种爱应该是无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它可以是自然而然的提醒学生多穿一件衣服,也可以是在学生过生日时,给学生送上一张贺卡。哪怕是对学生的一次微笑,都可能会换来学生对我们的爱。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地献给学生时,学生就不只是把我们当做老师。
以后的日子里,我要像李老师那样,保持一颗童心,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努力地用我的爱心滋润他们的童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