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晨起阅读:沉浸书香不觉明
早上5:30|阅读《未来教师》
问候星光赶路人
早上五点半,不定表也能自动醒来,打开手机看到“哈佛凌晨四点半”的葛老师,已经在朋友圈转发晨读内容:樊登读书的《和苏东坡一起作个闲人》,她是我加入网师的引路人,每天早上四点多钟醒来听书,欢悦而随性,笃定而淡然。
翻看初语写作百人团群中,苗满红老师已经发布了他的文章链接,每天早上他是第一个发文,没有之一,永远是第一,今天发文的时间是5:07,题目是《人只要活着,就没有什么事情熬不过去》,仅题目就是一强心剂。
苗老师是初语班的精神偶像,他是山西长治屯留三中的校长,做过体育老师、语文老师,人到中年突然脑梗,行动和思维不便,但即便如此,他还尽己所能做好大思政,到学校、乡村和企业传递正能量,资助困难学生,成为马云乡村行动的入围教师,凭着热情完成网师五门课程,这后面需要怎样的毅力呀。
在一次分享发言中,他的话感动了所有人:借着身体健康时多做事,借着心情很好时多做事,借着麻烦不多时多做事,借着闲暇的时候多做事,借着父母健在时多做事,借着孩子听话的时多做事,借着生活安定时多做事,借着健壮的时候多做事,借着能说话的时候多做事,借着能写字的时候多做事,借着能思考的时候多做事,借着有人照顾的时候多做事,借着身体不太疼的时候多做事,借着心情好的时候多做事,借着孩子听话的时候多做事,借着天气不冷的时候多做事,借着天气不热的时候多做事……没有躺平,从不抱怨,惜时如金,满满的正能量,他活出了生命应有的气象和热气腾腾的人生。如果初语班有颜色,就是苗老师为代表的红色,火烈、热情、饱满、明亮,引领我们向前去。
6:12闫小会老师链接了她的美文,闫老师是河南洛宁的教研员,她带着老师们共读共写,把一个地区的教研活动搞得风生水起,坚持每日习字练笔,践行着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初心,这就是新网师人,走到哪里就把热情、干劲、思考和行动带到那里,形成燎原之势。
接下来链接的是广东的刘兵老师,她是二个孩子的宝妈,校外承担着名师工作室助理,是深度研修营学员、广东省“强师工程”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在校内是班主任、初三集备组长、两个班语文教学、年级语文培优教师;在初语班承担着综述组成员、初三教研组长,还是市级课题主持人。她每日发表的班级管理和作业设计方面的文章创意满满。互联网+时代,网络资源很多,刘兵老师就很会利用网络资源,赋能师生和工作生活,刘恩樵老师曾经感叹说:请大家想一下刘兵老师的十二时辰是如何度过的?
昨天最晚链接的是河南安阳的马继红老师,23:06,昨天共有17位老师链接了自己的文章。王红、刘毅、王兰君、李平、杨小平、徐世奎、赵旭云、钱丽、吕素、陈亚红、宫晓凤……还有些老师写了但不好意思发表的,还有很多开学忙无暇顾及写作表达的,每天钉钉打卡从不间断的河北石家庄郭亚会老师、山东临沂的王京芹老师,他们都是初语晨昏最亮的星,引我们一路前行。
我在群里写道: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初语独好。顺手转发昨天的文章到初语研修大群中。
网师人的时间来自哪里?我想无非是借一点光阴给读写。借一点晨起的微光,比别人更早一点;借一点暗夜的星光,比别人晚睡一会;借别人聊天、刷屏、打麻将、自嗨的时间,专注于自己的一方小天地,在宁静、专注中雕镂着、拓宽着自娱自乐自逍遥的专业高光时刻。
遭遇尺码相同者
翻开床头的《未来教师》,这书来是我们同区的陈校长送的,他听说我没买来读,就特意让秦李丹副校长包装送我一本,在扉页上写着:遭遇新网师使我完成了从摇动、推动到自动回到新网师的历程;遭遇赵老师,让我看到身边榜样加入、投入到卷入新网师的生命意义追寻。祝我们共同遇见新网师,成为生命的裂变。
陈校长曾当过体育老师,自学英语,被借调局机关工作,后来又成为小学校长,为人质朴、善良,非常勤奋且执着,他2016年加入网师,虽然成为种子教师但并没有深切认识网师的意义,当他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再次感到了新网师的力量和影响,23年春重新写了入学申请。他身体力行,想法设法,带着师生和家长共读共写,开展了很多生动有趣的活动,以人为本,立志办一所“桃花朵朵开,朵朵放光彩”的学校。
我们的一生会遇到8263563人,会和3619人熟悉,会和275人走近,但最终都会失散在人海。
而相遇尺码相同的人,是一种幸事,请摆脱功利,汲取其乐学上进,奋发卓越的精神;也感谢初语班的小伙伴们,虽未谋面,但都穿越微信、钉钉的画面和文字、语言,经常交流实现了精神共鸣。
晓来东语尽箴言
我想,自己前世一定是百灵鸟。天不明即醒,中午基本不午休,晚上脑子不灵光会断片。加入新网师,总觉时间不够,常想如果能不睡觉该多好呀,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沉浸读写。
值班的时间早上六点要到位,上早读要六点半,今天没早读我就用于短暂阅读,打开了《未来教师》,看一看郝老师的“三生三世”,细心感受他的“晓来东语箴言”。
郝老师的《未来教师》通俗典雅,细腻温情,读来心有戚戚,不觉满书都画上了横杠、圈圈和三角,郝老师写出了我们很多人嘴上有,心里通而笔下无的文字,读文识人,穿过字字句句,我常想和敬慕的人握握手,说一句:写得真好,认识您真好!
见过郝老师一次是春风浩荡的2021年“五一”,新网师在郑州中学第三附属小学共读,李末校长的爱人宋小葛校长特意告诉我地点,值完班就去,一到现场吓住了我:竟有这么“多”人在“真”读书!说实话,我没听懂,以我的认知和阅读体量还无法驾驭《教学的勇气》,因为没书又听不懂,中间还走神打瞌睡,但是这一见就像林妹妹初入大观园,看到了风光霁月天上人间之差别,懵懵懂懂我被这些人吸引,在本上记下了郝老师的话:人到中年,要在滞涨和繁衍中做出选择。因此在21年秋招生发布时,即写下了三千多字入学申请,从此“一入网师深似海”。
今早读了郝老师的第七章《用追马的时间来种草》。求学期间,尽管书籍有限,得益于当校长父亲的启蒙和引领,海量阅读,浪漫写作,不断“被看见”后形成良性循环;在五指山支教期间,沉潜阅读,志存高远又时间充足,四十封信引导青年教师成长,创造了自己的“海南56号教室”;网师学习期间精进不息,等到做执行主席,乃至苏州大学读博,不断优化管理和课程,开拓了新网师的新“疆域”,让无数人在新网师涅槃重生,走向专业发展的快车道。
在这章的最后,郝老师写到:想成为一棵树,就要深深扎根于泥土中,历经风霜,潜滋暗长,在不经意的某一天,你定会发现枝头绽放,满树繁华。
隔着窗户,我看到院子里微光下的木槿花树,穿越了黑夜,熬过了严冬,在寒风中倔强挺立,它没有松树的伟岸,没有杨树的挺拔,没有柳树的婀娜,没有牡丹的雍容,却站出了独有的风骨,将绽放自己的明媚。木槿花的花语是温柔的坚持,木槿花是我的网名,祈愿自己也如木槿花,不媚俗、不艳羡、不攀附,活出自己的橙黄橘绿,绽放独特的生命景象。
人生有限,若遇高人乃此生幸事,他能打破你的认知,颠覆你的固有,重建你的世界,让你见天地、见众生、见自我,最终拥抱那个令自己也惊诧的“我”。
贰
年会复盘:揭秘大概念教学
上午10点|复盘新春学术年会
正月十四早上主持了《布局谋篇大单元,点上打井臻涌泉》新春学术年会,六位老师的精彩展示获得了专家的好评,也提出了很多诚恳的建议,经历了十五过节,十六学生返校,十七开学典礼,今早终于有空静下来对大概念单元教学进行反思,厘清一些模糊的认识。
1.大概念大单元的核心是什么?是真正可以迁移的理解,没有理解就没有迁移,没有实现在真实环境下的迁移就不会形成大脑图示,也就无法深刻地洞察新旧知识之间的模式和联系。
2.如何实现概念性理解?概念性理解其实就等于概括,“概括”清晰地告诉教师需要教授的重要的、可迁移性观点。
只有从主题、事实开始,将它们结合找出共同的相关概念,这些概念又链接在一起,形成跨越时间和相似情境的概念性理解,这种自下而上的策略将使概念性陈述更清晰,更有力量。
3.为什么需要情境设置呢?任务要设计在真实的情境之下,学生介入真实情境中的真实任务,才能在任务的驱动下,在丰富资源的支持下,在教师提供的脚手架帮助下,完成协同思维,实现由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抽象再到具体演绎的过程。这也就是深度学习。
4、如何对大任务进行分解?大任务要进行分解,就要把子任务和课时任务进行匹配,任务之间要有梯级或层级呈现。
5、为什么必须进行逆向设计?只有明确知道预期结果,才能专注于最有可能实现这些结果的内容、方法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评价镶嵌其中,实施多元评价,关注增值性评价。
6、最基础而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什么?“学”比“教”更重要,“教什么”确定比“怎么教”更重要。
下一步还要培养概念思维,以概念为核心,使知识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内容情境化,以此落实核心素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