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唯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附近。连下三天大雪,湖中人声鸟声俱无。
夜里定更时分,我驾上一叶小舟,穿上皮衣,带上火炉,独自去湖心亭看雪。到处是冰雪茫茫,天云山水全是一片白。能够隐隐约约看到一点影子的,只有长堤如线,湖心亭如点,我的小舟如小草一般,舟中的两三个人如同两三个米粒。
到了湖心亭,只见有两人在毡子上对坐,另有一个童子正在火光熊熊的炉子上烫酒。他们见了我非常高兴地道:"湖上怎么还有此人!"便拉我一块喝酒,我勉强喝了三大杯而告辞。我问他们的姓名,他们说是金陵人,客居于此。
等到下船时,船家喃喃自语道:"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本文写了作者去西湖中小亭子看雪的小故事,虽说是看雪小故事,不如说是借此表达作者的一种痴人情怀。
描写夜里雪景,作者只用了冰雪茫茫的字样,并且天山云水全是白,后用几个特定事物的影子,更加突出雪景的宏大,把长堤比做线,把湖心亭比做点,把小舟比做草,把船上人比做米粒,好似一幅宏达的水墨画自然展现在读者眼前。
早到湖心亭的二人见到作者感到意外,船夫的话表明对作者来说见到湖心亭中二人也是个意外,两个意外使文章兴趣盎然。
今日练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