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朱生豪与宋清如因诗结缘,因字生爱。他们之间彼此书信来往,互诉衷肠,在一纸一笔上写下了无数的对彼此的依恋。
爱情可以改变一个人,因为朱生豪是一个内向又腼腆的书生模样,而且身体羸弱,总给人一种弱不禁风的感觉。但是当遇见宋清如的时候,他的情感似火一样炽烈而浓厚。
从此他变成了一个最会写情书的人,有人说过,朱生豪的一生只有两件事。一件是翻译《莎士比亚》作品,另一件事就是给宋清如写情书。
一、与君初相识,不知情所以
在他们未曾相遇的时间中,彼此都静默地成长。朱生豪从小家境不太好,父母离世后他就在姑母家长大,一个话很少又有一点呆板的小男孩,但是在学堂中却是一个学霸。
曾经《之江诗社》的社长夏承焘曾这样评价过朱生豪:“其人今年才二十岁,渊默若处子,轻易不发一言,闻英文甚深,之江办学数十年,恐无此不易之才”。
看得出来如此静默的一个人,和之后奉宋清如至上的他,给宋青如起肉麻的小称呼和写情话的模样真的判若两人。
在之江诗社,两个人第一次知晓彼此,同样是因为诗。那时,朱生豪看到同学拿过来宋清如写的一首宝塔诗,或许那一瞬间被她的才情惊艳到。
想必从那时起,宋清如这个女孩子就成为了朱生豪心间上的一个特别的存在。他怀揣着一些忐忑又期盼的心给宋清如写了一封信,并且附上自己写的几首新诗。
同样宋清如回信的时候,自然也附上自己的诗。两个人就这样一来二往,借着彼此对诗的交流与探讨,而暗生情愫。
或许世间的爱情最初的模样都大抵相似,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两个人这段精神的罗曼史,能够让彼此之间相互吸引。这种三观一致,志趣相投的爱情,才是最美的样子。
二、从前的爱情,一封书信,从日出走到日落
朱生豪与宋清如两个人即使在毕业的时候,也未曾捅破那层窗户纸,但在心里都将彼此作为了最重要的另一半,已经认定终身,想要彼此携手。
在大部分的时间中,因为工作家庭等一些事情,两个人都是分隔异地。但是当认定彼此之后,就会更加坚定的坚守。
九年间就是这样一份真情与书信,才能够将彼此的爱情深深的系牢。在彼此往来的书信中,朱生豪对着自己心爱的人说着身边一切的小事。
在朱生豪写过所有的情书中都表达着一个主旨,那就是对宋清如深深的爱与思念。同时还伴随着一些属于他对宋清如特别的爱的表现。
或许每一个男人在自己心爱的女人面前,内心都会有未长大的孩子的一面,言语中会充满着一些稚气。
而这份稚气未脱的模样,在朱生豪的情书中显得更为明显。在书信中,朱生豪对宋清如的称呼可谓千变万化:“阿姊”“傻丫头”“青女”“无比的好人”“小弟弟”“宋神经”。这些只有两个人能了解的小情趣,真的不足外人道。
在两个人的书信来往中,朱生豪给宋清如起了无数个充满爱的昵称。就像今天处在热恋中小情侣那些甜蜜的称呼,但那份真情,却比如今的“速食爱情”更显得弥足珍贵。
正是因为将彼此放在心上,所以才能够把最柔软的地方展现给对方。无论两个人相隔着怎样的万水千山,但彼此的情谊却将两个人的距离无限的拉近。
三、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从爱情到婚姻,他们用了9年的时间,终于走到了一起。婚后两个人的安详简易的生活,带给彼此无数的温暖。
“他译莎,我烧饭”过上了让人羡慕的生活。虽然条件拮据,但这段时光可以说为他们彼此留下了最美好的回忆。
那个时候,宋清如一心一意地坐着朱生豪的生活小助理,料理他的一切衣食住行。只为让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翻译《莎士比亚全集》中。
在彼此的爱情中两个人的互相支持与搀扶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美好却总是短暂的,他们婚后两年,朱生豪就因为体力不济,加上超负荷的工作量把他身体压垮了。
当他重病的时候,宋清如正在孕育着他们彼此爱情的结晶。然而,却更增加了生活的负担。无论两个人怎样拼命的挽救,却终究抵不住命运之手。
在1944年12月26日的那一天,朱生豪带着对宋清如无数的爱与眷恋,离开了人世间。那年他才32岁,宋清如33岁,而他们的儿子刚满周岁。
朱生豪终究没有看到宋清如老了的样子,而他信中写给宋清如的话“不要愁老之将至,你老了一定很可爱。”也终究成了永远的遗憾。
在朱生豪离开的日子中,宋清如不止一次地有过自杀的念头。那种万念俱灰的绝望,是他她深爱的人带走的她的快乐和悲哀,还有他她的情感。
从此以后,在宋清如孤独的后半生中也只有两件事,一个是抚养他们的孩子,一个是继续帮他出版整理好莎士比亚作品。
写在结尾
如果可能的话,我宁愿和你共度凡人短暂的一生,也不愿一个人看尽这世界的沧海桑田。
或许那些年他们的往来书信中,看着那些泛黄的纸张,也能够足以支撑她走下去,成为她今后坚强的动力。
朱生豪与宋清如彼此之间是一种精神的契合,这种心灵的赤诚描绘着爱情的样子,将情感诉诸纸上,每一句话都是懂你,每一句话都是爱你。
我不想看爱情的最终模样,但我知道,有你在便是永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