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形成论》的第一章我是看哭了的,因为在我家,我就是那个不被接纳的小孩,虽然舅舅们很关心我,希望我学习好,但是他们对我的评价乖,懂事,孝顺,负性评价就是笨,迟钝,我就在这样的自我认知中长大,为了让舅舅喜欢我,我一直在表现着乖,听话的状态,但是实际上只要我自己知道,我有多想尝试和体验我自己想过的生活,但是他们不会允许我“离经叛道”,不会允许我跳出他们认知结构中我应该是个什么样子的“框”。
所以在我想要尝试做什么的时候,我也不会跟他们沟通,害怕他们失望,我就自己偷偷摸摸的去做,但是这种偷偷摸摸是怎么也做不好的,因为没有底气,因为不自信,因为不相信,最后跌入死循环,放弃。
这次接触了罗杰斯,我想更多的开放自己,告诉自己“如果说在我的一生中(或许是永远)有一个惟一能够了解我的人,了解我所做的事情是否诚实、认真、开放、合乎情理;是否虚伪、自我防御、不合情理,那么,那个人就是我自己。对于我正在做的事情,我高兴得到各种各样的验证,对我的批评(无论是友好的还是充满敌意的)和赞扬(无论是诚挚的还是奉承的)也是这种验证的一部分。但是,衡量这些验证的真伪,确定它的意义和用处,那只能是我自己的责任,是一项我不能让渡给任何他人的义务。”
所以,今天二舅打来电话问我妈,说我是不是没上班了,我妈说是的,他就开始担心我,这种担心以前会让我觉得负疚,但是现在我想改变,我想确实放下内心的桎楛,去真实体验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