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243728/af3183804fcad56b.jpg)
懂事的孩子最可怜,他们乖得让人心疼。
在德国,在我是孩子的时候,有过这样的体验。那时我的爸爸作为一个二战的战士,被苏联人抓住了。他在我七岁半的时候才回到家里来,在我爸爸没有在家里的这段时间,我的大哥哥取代了他的位置。
当我和小哥哥还在睡觉的时候,我的大哥哥和妈妈经常会商量一些家里担忧的事情,他像成年人一样承担着家庭的压力。但是,他不能真正给予妈妈一些成年男人的能力,虽然他很愿意付出,但这种尝试总是反馈给他强烈的无力感。
在德国,有成千上百万这样的实例,长子们一直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做得不够。他们也为此特别努力,来取代那些当时不在家的丈夫们。后来这样的心理现象,有了很多的文献,这种大规模的小丈夫现象导致大规模的离婚。而在当时那些爸爸不在家的家庭里,那些妈妈们并没有感觉到他们的儿子们正在取代他们的丈夫,这样会对这些孩子后面的人生造成这么恶劣的影响。
![](https://img.haomeiwen.com/i5243728/d8093569c60fbf18.jpg)
这些儿子们一直觉得自己能力不够,他们在自己的婚姻中也觉得自己软弱无能,这种缺乏深深地烙印在他的灵魂中。
这种被妈妈“挤压”的男孩子,或者跟妈妈之间非常非常近的男孩子,女孩子们要非常小心这种男人,这种男人他非常有爱,但是仅限在他和妈妈之间的爱。
作为妈妈,我们能为此做些什么呢?我们真正能做的,就是去发展我们对教养的认知,关于两性之间差别的认知,虽然我们生养孕育了他们,但是我们绝不能掌控他们,我们无法做到对孩子有真正完整的了解,而且因为他的性别,他迟早会离开我们去独立生活。
在孩子今后的生活中,他们所走的每一步,都是离我们越来越远。他们真正想成为男人的话,他们就要离开我们,我们要对他们的性别表示尊重。
我们错误对待儿子性别的这个事情,是经常发生的。作为男孩子来说,我们能不能爱我们的爸爸呢?这是他们生活下去面临的非常严峻的问题,你被允许变成一个像爸爸一样的男人,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尤其是男孩子融入社会,缺乏父亲的引导,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要比女孩子困难得多。
![](https://img.haomeiwen.com/i5243728/05b7b2dc842c796e.jpg)
在中国的家庭中,也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妈妈们总是紧抓着儿子,让孩子与自己统一阵线,与父亲对抗。尤其是夫妻关系出现状况的时候,妈妈们更容易把孩子作为筹码或者威胁。这样的行为,往往导致这些儿子们承接了妈妈对爸爸的愤怒情绪,阻断了孩子与父亲的亲近与连结。当儿子与父亲中断了连结,会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感觉无力、怯懦,这是因为他们无法从父亲及父系长辈那儿传承来男性力量。
作为妈妈,永远不要阻断自己的孩子与父亲的连结。另外,妈妈们要学会放手,让孩子们回到他们孩子的位置上,这样不仅有利于夫妻关系的和谐相处与发展,也十分有利于孩子往后的人生发展与婚姻维系。
![](https://img.haomeiwen.com/i5243728/a93a45afe9e8551a.png)
作者简介
![](https://img.haomeiwen.com/i5243728/91938ec3a76bc8e3.jpg)
玛丽安·法兰克(Marianne Franke)
玛丽安老师是一位受人敬重的老奶奶,在德国有着超过25年的教学生涯,经历过快乐、悲伤、与诸多挑战,曾一度想放弃教育工作,直到遇见了“家族系统排列“,在执教期间尝试将所学应用在教学上,出乎意料地获得非常大的回响及成效。退休之后便开始在世界各地讲学,分享她的教学及系统排列应用经验。
她是德国著名导师之一。她的工作特别着重在父母、老师与治疗师的督导,针对8-18岁的年轻人以系统排列带领团体。她将教学应用成果,集结于著作《当我们同在一起~父母、老师、孩子必读的系统心理学》。
转载自道石国际系统排列学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