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匈奴因为中行说知道了汉朝的底线,但同时汉朝也熟知了匈奴的底线。
这个民族从没想过侵占汉朝的地盘,也无意推翻汉朝的统治,他骚扰的唯一目的就是索取财物。
对待这种无赖的行为,刘恒的目标也很简单,就是防守加忍耐。
因为刘恒还有更大的目标——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前面说过他鼓励生产,平息外部战争,他做的都是为了给百姓创造一个更稳定的环境。
他认为做这些就够了!
但一个小女孩的出现让他知道,他做的还远远不够。
这个女孩的名字叫缇萦。
公元前169年5月,缇萦的父亲齐国太仓令淳于公因事获罪,被判罚肉刑。
具体是肉刑中的哪一项,史书中没有记载,但估计也应该是斩足或者斩手的惩罚。
被逮捕的那一天,淳于公欲哭无泪,回头看看家属,更是悲从中来。
他的悲不仅仅是因为获刑,更是因为他看到了五个女儿。
他仰天长叹:“没有儿子,遇到事情,女儿再多有什么用?”
他最小的女儿缇萦流着泪什么都没说,默默的跟随父亲来到了长安。
没有人去留意这个小女孩,通往长安的路对淳于公来说就是一条绝路…
不久刘恒收到了来自官员的一封上书。
这是一个小女孩写的。
她自愿沦为官府奴婢,以减免父亲的肉刑。
在书中,她替父亲认罪,但她也痛诉了肉刑的残酷。“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复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
死去的人不能复活,受肉刑的人不能再把肢体复原,更重要的是想要改过自新,也无路可走。
在这封上书最后,写着这个女孩的名字—缇萦。
刘恒被深深的打动了。
一方面是为了缇萦的一片孝心,另一方面他也了解了肉刑的残酷。
刘恒随即发布诏书,废除肉刑。
而在之前,他还刚刚废除了连坐法。
相比于肉刑,连坐法才是更残忍的,一人犯法,不光是亲属,甚至邻居都会受到牵连。
这个起于商鞅变法时代的法律,几千年来封建帝王都在沿用。甚至在民国,1926年,蒋介石都颁布了一部《革命军连坐法》。
他规定,谁在战斗中后退,就杀本军的领导。
班退就杀班长,排退就杀排长,一直到军级单位。
虽然这只是适用于战时的法律,但我们可以看出连坐法在什么朝代都会被统治者视为必备法律。
因为连坐法就像人人头上悬着的菜刀,让人不敢轻易去犯罪。更别说去造反。
这是稳固统治的重要法宝!
其实在刘恒要废除连坐法的时候,有很多官员不理解。
但刘恒告诉他们,法律公正,百姓自然忠厚,判罚得当,百姓自然心服,利用法律引导百姓向善的根本还在于官吏。
他不顾反对,最终废除了这部法律。
做为唯一一个废除连坐法的封建帝王,他没有想到用法律巩固他的统治,而是用宽仁慈孝来感化百姓,不去犯罪。
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但刘恒知道,只要心中装着老百姓,西汉这条巨轮,终将劈风斩浪,勇往直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