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历史专题精选
【秦汉】《我所知道的汉朝》第六十三章 废除酷刑

【秦汉】《我所知道的汉朝》第六十三章 废除酷刑

作者: 慕容秋白 | 来源:发表于2020-02-27 15:39 被阅读0次

虽然匈奴因为中行说知道了汉朝的底线,但同时汉朝也熟知了匈奴的底线。

这个民族从没想过侵占汉朝的地盘,也无意推翻汉朝的统治,他骚扰的唯一目的就是索取财物。

对待这种无赖的行为,刘恒的目标也很简单,就是防守加忍耐。

因为刘恒还有更大的目标——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前面说过他鼓励生产,平息外部战争,他做的都是为了给百姓创造一个更稳定的环境。

他认为做这些就够了!

但一个小女孩的出现让他知道,他做的还远远不够。

这个女孩的名字叫缇萦。

公元前169年5月,缇萦的父亲齐国太仓令淳于公因事获罪,被判罚肉刑。

具体是肉刑中的哪一项,史书中没有记载,但估计也应该是斩足或者斩手的惩罚。

被逮捕的那一天,淳于公欲哭无泪,回头看看家属,更是悲从中来。

他的悲不仅仅是因为获刑,更是因为他看到了五个女儿。

他仰天长叹:“没有儿子,遇到事情,女儿再多有什么用?”

他最小的女儿缇萦流着泪什么都没说,默默的跟随父亲来到了长安。

没有人去留意这个小女孩,通往长安的路对淳于公来说就是一条绝路…

不久刘恒收到了来自官员的一封上书。

这是一个小女孩写的。

她自愿沦为官府奴婢,以减免父亲的肉刑。

在书中,她替父亲认罪,但她也痛诉了肉刑的残酷。“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复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

死去的人不能复活,受肉刑的人不能再把肢体复原,更重要的是想要改过自新,也无路可走。

在这封上书最后,写着这个女孩的名字—缇萦。

刘恒被深深的打动了。

一方面是为了缇萦的一片孝心,另一方面他也了解了肉刑的残酷。

刘恒随即发布诏书,废除肉刑。

而在之前,他还刚刚废除了连坐法。

相比于肉刑,连坐法才是更残忍的,一人犯法,不光是亲属,甚至邻居都会受到牵连。

这个起于商鞅变法时代的法律,几千年来封建帝王都在沿用。甚至在民国,1926年,蒋介石都颁布了一部《革命军连坐法》。

他规定,谁在战斗中后退,就杀本军的领导。

班退就杀班长,排退就杀排长,一直到军级单位。

虽然这只是适用于战时的法律,但我们可以看出连坐法在什么朝代都会被统治者视为必备法律。

因为连坐法就像人人头上悬着的菜刀,让人不敢轻易去犯罪。更别说去造反。

这是稳固统治的重要法宝!

其实在刘恒要废除连坐法的时候,有很多官员不理解。

但刘恒告诉他们,法律公正,百姓自然忠厚,判罚得当,百姓自然心服,利用法律引导百姓向善的根本还在于官吏。

他不顾反对,最终废除了这部法律。

做为唯一一个废除连坐法的封建帝王,他没有想到用法律巩固他的统治,而是用宽仁慈孝来感化百姓,不去犯罪。

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但刘恒知道,只要心中装着老百姓,西汉这条巨轮,终将劈风斩浪,勇往直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秦汉】《我所知道的汉朝》第六十三章 废除酷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ixxh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