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读书
听《南渡北归》有感

听《南渡北归》有感

作者: 有孚颙若 | 来源:发表于2019-03-23 19:24 被阅读0次

    近日一直在听全勇先生主播的《南渡北归》,听着那些民国大师们的事迹和坎坷命运,一叹再叹。惋惜之情、敬佩之情,参杂在感叹中,令人潸然。那些大师先儒,却遭受着坎坷的命运,令人思之,不免心痛不已。

    这其中,最让人感慨的有,梁任公先生。

    之前在给学生们讲《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时,就对梁先生产生了由衷地敬意。而当再听到梁先生的伟大事迹后,这种敬佩之情陡增几许。

    当时梁先生得了疾病,左肾坏死,去当时的北京协和医院做摘除手术,虽然为梁先生做手术的医生并非庸者,可是不幸的是,发生了医疗事故,主刀医生将梁先生完好的右肾摘除。这导致梁先生就此殒命,年仅57岁。

    当此次医疗事故发生后,举国为之震动,梁先生的学生徐志摩等口诛笔伐,矛头直指协和医院,一时协和医院遭受了巨大的舆论压力。

    鉴于此,梁先生写了一篇名为《我的病与协和医院》的文章,发表在当时的《晨报》上 。

    “右肾是否一定要割,这是医学上的问题,我们门外汉无从判断。据当时的诊查结果,罪在右肾,断无可疑。”

    “出院之后,直到今日,我还是继续吃协和的药,病虽然没有清楚,但是比未受手术之前的确好了许多。”

    听到此,不免令人扼腕。既为这位先贤大儒的离去而悲痛,又为先生的宽宏大德而陡增敬仰。先生不愧为学贯中西的大学者,其品德“仰之弥高,望之弥坚”,其远见更非一般的凡夫俗子所及。

    当时西医方兴,很多人对之抱有怀疑的态度,可谓是将信将疑。当此之时,如果再横生变故,恐怕西医在中国的普及也将滞后。而梁先生,作为当时的名流,其影响力足以毁天灭地。倘若梁先生任性为之,重责协和医院,那么很多人就会对西医持排斥的态度。最后损失的还是中国。说不定西医会因此次事件而推迟在中国的普及好多年。

    鉴于此,梁先生才两相权衡,取其重者,置个人生死于不顾。

    这让我想起了苏格拉底,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当时苏格拉底被起诉为教唆青年,并被判处死刑,投入监狱。他的朋友克里多打点前后,千方百计救他,想要他离开希腊,流亡到外地,苏格拉底却断然拒绝了。

    “如果我们(指雅典法律)想要处死你,并坚信这样做是公正的,难道你以为你有特权反对你的国家和法律吗?你以为你可以尽力摧毁你的国家及其法律来作为报复吗?”

    一代先贤就这样死在狱中,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

    这两位先贤的行为何其相似。莫非这些伟人们的灵性都是相通的么?

    二、梁思成与林徽因

    谈到林徽因,更多的人可能会想到的是徐志摩,那一段人间佳话。可是,如果那些崇拜林徽因者,如果听到林徽因与梁思成在抗战时期的遭遇,将是何等的辛酸?

    卢沟桥事变揭开了抗战的序幕,与此同时,那些先贤大儒也开始了流亡岁月。当日本侵略者占领北京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学校师生开始南迁逃亡。这之中就有梁思成夫妇。

    他们带着家眷南逃,几经颠沛流离之苦。

    “身体本来单薄、瘦弱的林徽因,经过近一个月的颠沛流离,早已疲惫不堪,刚刚抵达长沙,就患病发烧,只好暂借朋友处休息。”

    而当敌机空袭长沙时,一代才女和一代建筑学大师险些殒命。

    “刹那间,几个小黑点从飞机的肚子里喷射而出,‘嗖、嗖’地向火车站飞去,那显然是被轰炸目标,而这座初次经受战争洗礼的城市竟没有向市民发出任何警报。小黑点很快变成了头尖脚圆的像小孩子一样大的‘亮晶晶的家伙’,梁思成这才意识到是什么,随之车站周围腾起了烟火。巨大的爆炸声与升空的残渣碎石,使他的身心猛地颤抖了一下,头‘嗡——’地一震,急转身冲进屋里,一声‘炸弹,快跑!’尚未喊完,一枚‘亮晶晶的家伙’就飞到眼前落地爆炸。随着一团火球腾空而起,梁思成本能地抱起8岁的女儿梁再冰,屋中的妻子林徽因眼望窗外的火光惊愣片刻,顺势抱起了5岁的儿子梁从诫,搀扶着一直跟随自己居住的母亲向楼下奔去。就在这一瞬间,炸弹引爆后的巨大冲击波将门窗’轰’地一声震垮,木棍与玻璃碎片四处纷飞。一家人连拉加拽,跌跌撞撞地奔到楼梯拐角,又有几枚炸弹落到了院内。在‘隆、隆’的爆炸声中,院墙上的砖头、石块随着腾起的火焰向外迸飞,林徽因抱着儿子当场被震下阶梯滚落到院中,整个楼房开始轧轧乱响,门窗、隔扇、屋顶、天花板等木制装饰物瞬间坍塌,劈头盖脑地砸向梁思成和怀中的女儿……。等梁氏一家冲出房门,来到火焰升腾,黑烟滚滚的大街时,日机再次实施俯冲,炸弹第三轮呼啸而来,极度惊恐疲惫的梁思成、林徽因同时感到‘一家人可能在劫难逃’了,遂相互搂在一起,把眼一闭,等着死神的召唤。出乎意料的是,落在眼前的那个‘亮晶晶家伙’在地下打了几个滚儿后不再吭声——原来是个哑弹。苍天有眼,命不该绝,梁氏一家侥幸死里逃生。”

            梁氏一家能够得免于难,何其幸甚。这是国家之幸,民族之幸,天地之幸!

    三、蔡元培老先生

    蔡元培老先生临危受命,于一个风雪夜从国外归来,走上了历史的舞台,并且开启中国文化的新气象,为中国的运动乃至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不幸的是,爱女难产而死,先他而去。老先生最终都未能安享晚年,抱憾而终。

    人理危促,天道奚言?天道奚言?令人感慨流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南渡北归》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iza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