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https://img.haomeiwen.com/i27488628/56ca9f4a7c01b54b.jpg)
今天中午,单位食堂又拿出了招牌菜红烧猪蹄。哇,这个菜确实很棒,自从一推出就特别受大家欢迎。其实做法并不复杂,猪蹄洗净切好,开水焯煮捞出,再炒糖色,加猪蹄拌匀,加姜片、干辣椒、香叶、八角、料酒,老抽上色,加水和盐大火烧开,小火炖一个半小时,然后装盘即可。
食堂大厨的确手艺老到,每一块猪蹄看起来是那么酥软,色泽红润,飘香四溢,垂涎欲滴。我一上来就挑了三块中段的,也就是那种对半劈开的,肉厚,皮质酥软,比起猪蹄尖的那一段味道更棒。排我身后的小伙子更是胃口大开,他一口气拿了五六块。这要是下馆子的话,估计就是一整盘的量。因为是自助餐,美女们在取餐的时候都很矜持含蓄,一般拿两块,坐下享用完觉得不过瘾,再去取几块,这样分批的方法更优雅,免得被人取笑为啃蹄高手。不过有时候再去却发现已经空空如也,那就遗憾地等下一次。
这是我最近吃得最为过瘾爽快的一顿了。吃都是要吃饱,至少七分饱,但过了三五天,再让你回忆那天吃的是什么,估计绝大部分人都已经记不清楚。当时吃的是什么,味道哪里好,最提味的是加了啥。我们很有可能只能泛泛的说,味道挺不错。
我们一日三餐,吃饱是基本,也是目的。但吃什么?味道怎么样?吃的时候心情如何,吃完以后满足不满足,愉悦不愉悦,可就有着云泥之别。国人都爱吃,吃货一大把。现在电视节目上,老少皆宜、收视率最高的就有舌尖上的中国之类美食节目,期期火爆。
看书,辩论,弹琴和听音乐会,都是一些上档次,动脑筋的项目,还挺费脑筋。唯独美食不太需要动脑筋,只需调动我们的味蕾和嗅觉器官。色香味俱全的一道菜,哪怕是在农村乡下找个大字不识的人来品尝,他也能分辨出与平时粗茶淡饭的区别,甚至还能说出这个更脆更酥,味道更浓,搭配好看等。
比如东坡肉,按照传说故事,这菜肴的做法应该是苏轼发明的,他可是个大诗人,大有学问。但现在这个菜已经走入了寻常百姓家,在南方小馆子里都能点,做的都挺地道。你说真正享用这道美食时,需要去区分哪些人是文人骚客,哪些人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劳苦大众吗?当然,吃饭跟谁吃也是一个关键因素,这又是另一篇文章要探讨的问题。
因此,国人一帮吃货(也包括我),探讨的绝不是吃饱的问题,而是要吃好的问题,是在吃的过程中,充分地感受色香味,舌头、鼻子、眼睛甚至于耳朵都参与其中,体会其中的美妙、舒适与快乐。想想旅游、运动、排练之类其它事情是不是也这样?
————————————————————
@斜风细雨吹,不惑之工科男,一向胡思乱想求真,文字是不羁梦想,愿共享格子世界的万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