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账】买书记忆
3月22日,星期一,晴好
昨天晚上,情绪糟糕至极,居然到了凌晨1点多才有了睡意,而早上不到6点就正常醒来;导致这一天都不太精神。
上午继续陪着学生上网课。
下午去取肺结核检测的结果。当然是没有问题。倒是同事皮试的地方一直红肿,又做了CT才算确定没事。这就是无辜躺枪啊。
一直等到晚上,确定开学推迟了。翻了一下网上,居然形成一波舆情。
继续读《毛传》第四卷。
一、买书记忆
早上看到一个同事转发的关于盛世情书店即将关门的消息,我看了不由感慨。
我已经好久不去实体书店了。一方面,在北京去一趟实体书店成本太高了,基本上每次都要大半天时间;另一方面,现在自己需要什么书,心里很清楚,无需去书店找。需要的书,都在网上买了。现在完全没有到书店里偶遇好书的情绪了。
时势比人强,网络的降维打击,改变了实体书店的命运,改变了读书人的买书方式。
买书,是我这半生的一个重要旋律。以前在乡下工作的时候,因为乡镇没有像样的书店(有书店,往往是小卖部兼卖儿童读物),每次都要到县城的书店去买书。我对于县城书店里书架上的书甚至比店员还熟。
自己想买的一些书,只能邮购。邮购信息从哪里来呢?可不是网上。现在的朋友可能不熟悉,那时很多书店在杂志上刊登邮购信息。就是在《读书》杂志上,我发现了品味不俗的万圣书园。
我根据他们在杂志上颁布的邮购目录选书。其实代价挺高:不仅没有优惠,还要加价10%作为邮费。想想今天的网络购书,动辄七折、六折,还包邮,没办法比。
后来到北京读书才发现,我一直被邮购书店“剥削”。
我就转场中关村图书大厦(新华书店)。当时办个卡,可能是打九折。很快又发现海淀图书城,是一个批发市场式的图书城,很多正版书都打折很厉害。但在海淀图书城买书,就需要有一定鉴别能力,
第三极书店在当时是一个挑战者,横空出世。他的书通常都是打八折,从此我不再去中关村图书大厦了。据说图书大厦也受到严重冲击。可惜这样的折扣率,再加上管理不善,没几年第三极就倒闭了。图书大厦再也没有折扣卡了。
还有几家办得不错的民营书店,有一家名字特别悦耳:风入松,早就关门了。还有一家叫博雅书店的,不仅在海淀图书城开店,还在北大一个宿舍楼下在商场空间里批发。
再后来学会了网购。网购图书最早是当当网,后来逐渐转移到京东。学会了网购,我基本上就不在实体店里面买书了。
被网络降维打击的,不只是实体书店。
海淀图书城往东不远就是中关村的电脑商城。这里曾经是中国电脑批发最集中的地方。但后来就演变成为强拉硬卖、假货横行的地方。京东出现后,我发现在这里买东西,不用讲价,质量有保证。我这个人不擅长讲价,找到这样一家不用费心的网店,就再也不到中关村电脑商城去买电脑了,甚至连那几座大厦(海龙大厦?)都忘记叫什么名字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