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点
2月4日消息,阿里巴巴盒马宣布,联合餐饮企业北京心正意诚餐饮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云海肴、新世纪青年饮食有限公司(青年餐厅),合作解决现阶段餐饮行业待岗人员的收入问题,缓解餐饮企业成本压力,和商超生活消费行业人力不足的挑战。疫情期间,部分员工将分别入驻盒马各地门店,参与打包、分拣、上架、餐饮等工作。

今日热议
你怎么评价阿里的这波操作?
你觉得在疫情期间阿里会带起一波“共享员工”的趋势吗?
有人认为在疫情过后,“被共享”的员工的归宿可能会不确定,你怎么看?

今日热评
菜椒:被共享的员工在疫情后归宿可能不确定? 主动权应该还是在员工手里吧,更多的选择
青椒:就目前的疫情期来看,阿里的这波操作能够很大程度上去满足商超的人员紧缺问题,但是有一个弊端是现在还处于不确定期间,谁也不能确定共享进来的员工跟谁接触过,是否处于潜伏期,一旦确诊的话,在商超这样人流密集的地方,影响很大。所以在确定共享人员的时候要对调查清楚,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感染
共享员工对于疫情这样的突发情况是好事,不管是外借方还是接受方还是被共享方能形成三赢的局面,但是对于平时这样的共享员工,一般企业是不赞成的,其一是员工不专心,其二怕公司内部消息泄露,其三,这样的员工不稳定性很高。不过这个对于员工本人来说,现在已经有兼职的了,会有更多数量的人去做兼职
对于现在这个开放的社会,员工的归宿都是不确定的,只是不确定程度高低的问题。疫情过后被共享的员工的不确定性,还是要看具体待遇跟行业,会增加人们的选择,不确定性会增强
尖椒:给阿里点赞,合理调动人力资源,集中优势做事,缓解待岗压力 。疫情过后,还是该干嘛就干嘛……
甜椒:互惠互利,同时还是要注重疫情防护
朝天椒:没有专业性要求的员工,可以共享。但需要和业务结合,专业性要求较高的,个人觉得不一定能共享
螺丝椒:觉得挺好,不过目前特殊时期,入驻线下各地门店,本质上还是会有感染风险。还是要遵循员工个人意见,合理调配。共享员工需要企业的协调管理,同时线下共享也会涉及人员的区域限制,以及行业共通共享员工。对于不同行业是无法共享的。如果能线上共享,与其说是共享不如说是“兼职”。员工归宿,如果你借调的企业福利比自有公司待遇好,你会怎么办(不用想的问题)
南瓜:又可以裁员了
金南瓜:对于盒马生鲜而言,比起从社会招聘人员,直接向同行借工作背景的员工,可以减少筛选和培训成本,稍加培训就可上手,等疫情过去,让员工回原公司就行了。
对于被借员工的公司而言,可以减少这期间的人力成本,降低公司不运营期间的成本负担,同时保证员工的收入,减少员工的安抚成本,同时能保证员工在疫情结束后进快进入工作状态。
对于被借的员工而言,员工增加收入,避免停业期间拿最低工资的被动状态,自己有了选择,比原来多了一份选择权。
对于客户而言,盒马生鲜的人力资源迅速充实,减少等待时间,提升了购物体验。
所以这是一个多方共赢的商业决策。
冬瓜:这可不是什么企业都能做到的,企业人员要有富余,且离岗之后还要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转,企业也要有足够丰富的生态。话说京东不是每年大促都会要求员工去一线么,这也算共享员工吧,短期可以,长期不可行
苦瓜:共享还是应急,得商榷
乳瓜:铁打的阿里,流水的员工~
黄瓜:小时工?
丝瓜:这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也是市场规律的体现。将线下冗余人员向线上转移有机会达到一个新的共赢的平衡态。盒马之后VIPkid也在开始租用线下教育机构老师。
佛手瓜:这就是第三选择。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共活。
菜瓜:外包工,临时工的新概念?旧酒装新瓶
胡瓜:阿里已经开始了全社会协调了,期待
瓠瓜:新兼职
菜瓜 :产生的新机会,提供了新思路。预计会产生做起来的产品。
西葫芦:共享员工也是一个趋势。未来已来。
番茄:我觉得阿里很棒,一直在尝试新的方式,解决社会存在的根本问题,授人鱼不如授人渔,好感再+1
等疫情过去这部分共享员工再回归本职岗位,挺好的呢[嘿哈]
茄子:新的工作模式,阿里没有停止自己的脚步
有可能,但是在各个时候
芸豆:解决问题而不是盲目捐款
豇豆:666,一波又一波,套路得人心[Onlooker][Onlooker][Onlooker]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