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来玩一个提问游戏:
打手的时候,您哪里疼呢?
当你看到幡随风动的时候,请问:到底是什么在动呢?
不管问题答案如何,我想,大部分人会认同:这涉及到“感觉”问题。
来看看专业的心理学书籍,对这个定义如何界定。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最新版对“感觉”的定义如下:一种被激活的感受器(如眼睛或耳朵)创造某种神经信息模式的过程,
这种神经信息模式在脑中代表了相应的外部刺激,并且能够启动这种外部刺激的初期体验。(第82页)
书中强调:“感觉过程涉及将刺激转变为大脑可以理解的形式(神经信号),就像移动电话将电子信号转变为你能够听到的声波一样。”
相信看官如果对上述定义理解透彻,就不难明白:“看”只是个动作,“见”才是结果;“看”,不见得“见”;“见”,也不一定非得靠眼睛去“看”。
我们所“见”到的外部世界只是我们内心的一个投影,它并不是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
我们所感觉到的一切,不是一种原生态的复制,而是一种创造。通俗地讲,声音、色彩等等,
都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由我们的大脑创造出来的。
由此,我们来进一步讨论一下:同样的一个事物,在不同人眼中呈现的像,是否一样呢?同样一件事发生了,不同的人判断继而引发的
行动是否相同?
举个例子。
上图,你眼中看到的是什么?年轻貌美的少女,还是饱经沧桑的老妪?为什么我们看到相同的图片,得出的结果却有差异?
再想想那个被我们熟知的例子:
一个苹果成熟了,从树上落到地面。A见了,开心的捡起来准备吃掉;B因为被苹果砸了,觉得自己今天真倒霉!而牛顿,
则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又回到那句话:我们所感觉到的一切,不是一种原生态的复制,而是一种创造。我们的大脑,结合我们特有的基因、
成长环境、过往经历,有选择的对所感知的事物做出判断,由此我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呈现出了缤纷多彩的世界。
而由此得到的启发亦是:面对一个人的行为,真的有那么多的异议和讶异吗?每个人,原材料(基因)不同,工厂(环境)
不同,怎能产出同样的产品(思想、行为)?于是,对于不同人面对同样事物的不同言行,我们除了尊重,还有什么呢?
我期待自己与人沟通的时候能够一直站在对方框架里,把对方作为一个“人”来尊重。
按对方眼里世界的样子去与之沟通。给予足够的尊重,不强求对方与自己保持一致,不对对方做自以为是的评判,
只是见他见我,保持言行的自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