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职教研讨
呼唤职业教育的文化自信——不忘初心 顺势而为 发扬传统 借

呼唤职业教育的文化自信——不忘初心 顺势而为 发扬传统 借

作者: 夏云简语 | 来源:发表于2018-07-07 17:51 被阅读122次
    呼唤职业教育的文化自信——不忘初心 顺势而为 发扬传统 借鉴西方 与时俱进 唤醒职业教育者的内动力

          云南交通运输职业学院(云南交通技师学院)                                高窦平

          一年一度的高考,从开始到录取结束,整个过程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这种关注让我们感受到了全社会对高中教育和高考异样的重视。但是多年来一种极端地非自然非正常的现象,比如“考生以集体撕书庆祝高考结束”,“高考生跳楼自杀”“高考后看见文字就恶心”等新闻和现象,却并未引起大家的深入地反思和警觉。面对青年才俊宁死也不愿结合自身优势和实际情况对其人生做出切合实际的另一种人生选择时,人们是否痛心?古人讲365行行行出状元,而面临高考的指挥棒全社会的人力资源为何只有一种趋势和走向?职业教育为什么就不入考生和家长的法眼呢?这种追求和现象早已背离了人们对于接受教育、读书求知、教育求真、立德树人的初衷和初心。当然,这些问题自古有之,因为读书进士“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君子劳心,小人劳力”,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等等论调依然影响着人们选择职业的缘由,人们会说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使然。更有甚者,很多教育工作者,面对这样的认知也表示认同。笔者认为,正是这种社会认同,成了作为另一种选择而存在的职业教育的最大悲哀,同时也是要把职业教育作为工业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的最大思想和文化障碍。这些,或曲解经典,或假做经典的思想文化由来已久,这些附着在全社会民众的臆想之上的伪传统文化传播之远、之深、之广,不可小觑,古有范进中举而疯癫,今有考生落榜而自杀。

    这些伪文化的病毒蔓延于全社会各个阶段的教育之中,侵入职业教育之体,若不对其澄清,无论我们如何从外部努力奋斗去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求知求真的教育目标都将是虚浮飘渺和非常困难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获得坚持和坚守的信心,才能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才能克服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才能激发发展创新的活力。职业教育同样如此,需要政府国家和全社会的人们唤醒职业教育者的文化自信。倘若我们孜孜以求而为之的职业教育被这种伪传统文化的病毒所侵染,试想所有参与其中、从事职业教育的工作者的自信、底气与精神动力从何而来?

    接下来笔者将正本清源,澄清一下传统文化中对于读书学习和接受教育理解的偏差,拂去覆盖其上的尘埃,努力把职业教育放到博大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来清晰地映照职业教育的本真,准确理解职业教育的意义。同时以习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导,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引领职业教育工作者在认知层面及实践层面正确应对和思考,从而激活职业教育的文化自信,使职业教育工作者坚定职业教育的文化自信和时代自信,全身心投入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之中,为当代职业教育成为工业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而努力工作,为发挥每个人自己的作用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对于经典传统文化的曲解以及伪经典的传颂

    (一)对“学而优则仕”的解读

    “学而优则仕”即“读书好了就做官”,这是很多人的曲解。这句话出自于《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南宋教育家朱熹在《四书集注》中写道:“优,有余力也。仕与学,理同而事异,故当其事者,必先有以尽其事,而后可及其余。然仕而学则所以资其仕者益深,学而仕则所以验其学者益广。”用现代的语言来表达,当时子夏说的“学”与“仕”的关系,是学习与实践的关系(而不是学习与做官的关系):工作之余继续学习可以增长才干(资其仕),学习之余参加社会实践可以检验学到的东西(验其学)。意思是工作之后还有余力的就应该去学习、进修,不断提高自己;学习、研究之余要多参与具体的工作与实践。

    “学”与“仕”的关系,也就是学习与实践的关系,这实际上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实践-认识(学习)-再实践-再认识(学习)”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这是所有读书学习者和接受教育者都该努力做到的,也是一生需要努力而为之事,这一观点与陶行知的“知行合一”,与毛泽东所倡导的“理论联系实际”一脉相承,也是百代之师万世之表的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之“说”的意义所在。

    (二)对“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解读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即“用脑的人治理人,干体力劳动的人被人治理”,这是很多人的曲解。此话取自《孟子》的《滕文公章句上》,原句为:“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滕文公章句上》共有五章,记录了孟子与滕文公等人之间的谈话和事迹,上面句子出自孟子与陈相讨论社会分工问题的章节。是说陈相问孟子,贤人治国是否应该和老百姓一道耕种而食,一道亲自做饭。孟子首先假设如果贤人的衣,食,住,生产工具等全部自己劳作产生,一方面业有专攻,任何一个人不可能做好每样事,比如每样生产工具。另一方面什么事情都亲自做还有什么时间处理更重要的事情。如果是那样了,那这个人只能是带领天下的人疲于奔命于劳苦。所以孟子说:部分人用脑子劳动, 部分人用体力劳动;脑力劳动的人统治人,体力劳动的人被人统治;被统治的人理应供养着别人生活,统治人的人们理应由别人的供养着来生活。这个是天下之自然的常理和规范,是华夏和列国之间通行的准则,是具有普世价值和人类社会交往的基本规矩和伦理规范。

    孟子用儒家哲学智慧,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解释了什么是更大的公平与合理,进一步告知我们,首先做好自己的事情,同时力争更大的担当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既不是简单的统治与被统治的问题,更不是狭隘的脱离体力劳动,力争成为统治者的求学之道的伪学说。

    (三)对“君子劳心,小人劳力”的解读

    “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即“高贵的人是脑力劳动者,卑贱的人是体力劳动者”,这是很多人的曲解。此话取自《 左传•襄公•襄公九年》知武子。原句为:“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制也”。是说在打仗的时候君子用智慧,小人用蛮力,这是先王的训示。而这里的“君子和小人”并非现在人们心中的“君子与小人”,只不过是“有学问有智慧的人”和“普通劳力者”的相提并论,是“劳心者”和“劳力者”的相对解读罢了,并非以“君子和小人”来形成歧视和贬低,而是对两类劳动者所付出的劳动的自觉正视、理智认知和清醒解读。在毛泽东等新中国的领导人中工、农、兵、学、商都是国家和社会中必须的不可或缺的劳动者,都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普通劳动者、服务者,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

    (四)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解读。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即“所有行业都是低贱的,只有读书才是正道”。此话取自《神童诗》第二句,全文94句,《神童诗》是后人以汪洙的部分诗作为基础,再加进其他人的诗而编成。汪洙,字德温,鄞县人。元符三年(1100年)进士,官至观文殿大学士。其幼颖异,九岁能诗,号称汪神童。《神童诗》并非尽是少年神童之作,也不全出于汪洙一人之手,而是经历代编补修订,增入了隋唐乃至南北朝时期的诗歌,诗体皆为格律工整的五言绝句,文字浅显易懂。是人们借用“神童”的“神”、神童的诗、神童的功名,来狭隘而片面的教育和激励学童去为了考功名而读书,加之《神童诗》的对仗工整比较适合做少年学诗的启蒙教材因而被流传下来。但是这句话本身就是偏颇极端和充满谬误的。可以这样说,读书是学习人类智慧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开卷有益,但是并非所有的书籍、所有的经典里面的所有思想和文化都是有益和正确的,都是真理。学习读书和接受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学会去伪存真、求真务实、谋求天地宇宙之间的真理真道和真知灼见。古今中外都有许多读书人越读越糊涂,所以有“知识越多越反动”之说,应该说并非读了很多书的人就很高明,并非从未读过书的人就很愚蠢,因为真正的有文化有人生智慧的人跟读书多少没有关系,跟学历高低也没有关系,读书多、学历高的人只是知道的具体知识多而已。因为读书并非学习和接受教育的唯一途径,敢于在自己的人生实践中好学、勤思、力行、有仁爱之心的人,能够在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和领域内静心观察、努力学习、大胆实践、不断追求和创新的人,才算是接受了良好教育的人,正所谓“行行出状元”,职业教育同样可以教育人、成就人、完善人,并非“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五)对“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解读。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取自《励学篇》,全诗为: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作者是宋真宗赵恒,(公元968--1022)原名德昌,后更名元休、元侃。北宋第三代皇帝真宗,公元997—1022年在位。全诗的基本意思是说,只要将圣贤的经书读好了,无论是金钱还是美女都会有的,都可以获得到。

    赵匡胤得天下后防止再起兵乱,制定了一个重要的国策,即贬抑武人参政,建立士大夫政治制度,全国地方长官一律使用文臣。国家一时需要普遍起用很多很多的文臣,然而宋承五代以来长期的战乱,读书人很少,所以朝廷为实行既定国策,就必须一方面广开读书人登仕的途径,一方面竭力提倡读书的风气,因而宋真宗赵恒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为了自家王朝的需要亲作《励学篇》传布天下,因而这一被扭曲的读书的思想文化也得以广泛传之。

    从历代大儒对于经典理解的修正中可以看出,关于经典的误解千百年来一直存在,但是它存在于农业社会与存在与工业社会乃至存在于信息社会的危害截然不同。农业社会政治需要将天下读书人聚焦到一个点上,老百姓上升的通道非常狭窄,但就当时环境而言,误解本身做为另一种观点也有一定的时代意义。但在信息时代知识信息传播如此便利的今天,这种关于读书求知接受教育的误导有百害而无一利。

    无论是民间所拼《神童诗》,还是皇帝所做《励学篇》本身并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并且其文学层面与哲学层面都非佳作。其次作者本身所推崇的官本位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大误解。儒学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之一,并未提倡以权贵为个体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论语》的中心思想是讲做人的道理,孔子从未讲过一个人只有通过以做官为目标来实现自我的完善。君子求学读书的目的是“正己”,再有能力则可以去“正人”,这就是“政者,正也”的意思,是中国文化中“政治”的意思。

    为什么优秀与糟粕同时存在而很多人选择了糟粕,也许是“劣币驱逐良币”法则所致,也许是帝王家的需要叠加民众臆想的需要即成为难以对抗的瘟疫,范进只是被这种瘟疫侵害的代表之一。儒家经典作品之一《大学》,在其大学八目中谈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封建农业社会,一个人要为国家,为社会,为生民做更多的贡献,求职为官进入封建社会的官僚体系是一种为大众做事来实现自我修行的唯一捷径,但是它的重点与基础依然是个体的修行与完善,所以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并非当今人们所说读书上学接受教育仅仅是为了个人升官发财。

    二、探寻职业教育的本真

    时至今日,披着经典传统文化外衣的伪经典的糟粕依然影响着人们生活和社会的各个方面,比如莫名的崇拜官本位,莫名的看不起技术人才,对读书学习接受教育终极目标的模糊,宁可自杀也不做其他选择等等。若大众认知皆然,试问作为另一种选择而存在的整个职业教育的文化自信从哪里来?整体职业教育的精神面貌会是什么模样?无奈?自卑?低人一等?都是对职业教育缺乏认知和正确的引领所致,如若仍以过往那种自卑无奈地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去面对和从事职业教育,那么我们职业教育者参与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没有文化自信可言的。新时代的中国已经进入第四次自主创业浪潮的高峰期,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中国创造的实现,工业4.0的对接,都需要大量的与时俱进的职业技术人员,时代呼唤与时代和产业发展相匹配的、能够密切接轨的优质的职业教育,而职业教育正该应势而生、趁势起航、顺势而为、大显身手,成就大业,为此我们呼吁职业教育的文化自信,我们需要建设职业教育的文化精神。著名社会学家韦伯曾指出,“任何一项伟大事业的背后都存在支撑这一事业,并维系这事业成败的无形文化精神”。那么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一伟大事业无形的职业文化精神在哪里?

    (一)学习与教育的本真

    狭义的学习指,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理解、探索、实验、实践等手段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是一种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和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广义的学习指,人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方式。梁启超说学习的目的是 “为学做人。”关于做人的标准,孔子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当一个人不惑、不忧、不惧时就不会出现怀疑、沉闷、哀痛、压力、焦虑、惶恐、躁动。孔子成为孔圣人的一生就是以“好学、勤思、力行、仁爱”为目标而追寻探究的一生,正好践行了学习对于一个人成长之要义。

    我们在家里、学校里、单位上、社会上所学的所有知识、技能等都是达到“做人”这一目标的手段,而不是终点。我们力所能及的为社会努力工作和贡献的过程中所无法避免的成功与失败,只是引领我们更好地学习与修行修正修炼,因此也就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成功与失败,我们的人生与修行更不会因成功或失败而失去意义。

    达到孔子所说的“不惑、不忧、不惧”需要终身为之努力学习与修行,因此《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当然,朝着终极目标的学习与修行一定会使人们更加的睿智、仁爱、勇敢,并且也因此引领人们感受到学习、工作、生活的乐趣与美好,因为人不断在思考在体验在实践中提升和修正着自己,因而感悟到内心和精神成长的变化与强大,所以方能一直感受到成长进步的乐趣,所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了的学问可以不断地去实习它、练习它、践行它,不是很高兴吗?”。所以巴尔扎克说:“学习有如母亲一般慈爱,它用纯洁和温柔的欢乐来哺育孩子,如果向它要求额外的报酬,也许就是罪过。”

    《大学》开篇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鲁迅说:“教育是要立人。”蔡元培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在西方,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educate,前缀“e”有“出”的意思,意为“引出”或“导出”,意思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在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从词源上说,西方“教育”一词是内发之意,强调教育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活动,旨在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自内而外引发出来,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

    通过中西方关于教育的定义我们会发现,它与学习的目标和目的是一致的,学是由内而外地内化,教是由外而内的引导,其目的都是使人“止于至善”、“立人”、“完成人格”。此时我们会发现个人成长的目标与家庭、单位、国家乃至人类对于一个人的需求也是一致的,因为只有“智、仁、勇”,这样的人才或以此为培养目标所教育的人才,才能有所担当。方能为社会为人类做更多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有位作家说过:“如果教育不能从人性出发,不能以追求幸福和自由为根本,不能给人以真善美和学会对人的尊重,失缺了人最本质的人文情怀,那么所有的教育都是失败的,哪怕此人具有天大的本事和拥有人世间所能拥有的最大财富,对社会最终都将是有害的,而且自己还不自觉,还不自知如此贪婪的意义和危害之处。这种自私和恶性,一旦养成惯性,危害的不仅只是个人,恐怕更会殃及社会贻害后世”。

    (二)职业教育的本真

    百度词条上说:“职业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实施可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必须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职业教育的目的是满足个人的就业需求和工作岗位的客观需要,进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快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 关于以上解释笔者并不完全认可,因为职业教育首先是教育的另一种特有功能的教育形式,其终极目标同样是“立德树人”。 对于价值概念,马克思曾经提出,价值的一般本质在于,它是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因此教育价值要从教育活动的主客体关系的角度加以把握,即指在教育活动中建构的客体满足主体的需要,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职业教育的价值在本质上终将是一种教育价值的体现,对于职业教育价值的审视和界定,也可以理解为职业教育在实现就业目的的同时,同样能够促进受教育者全人格的完善和道德修养的提升与发展的功能的肯定与认同。

    在世界范围内谈到职业教育,必然会谈到德国的职业教育,专家公认德国今天的先进与发达离不开德国职业教育的正确定位与发展。德国对于职业教育的定义从德国《联邦基本法》对职业的概念界定入手进行分析,应该是具有强大说服力的。查贝克对《联邦基本法》的职业概念进行了解读,认为:“在择业自由的前提下,职业能对个人人格的全面发展提供受教育的机会”, 这意味着,择业自由确保了个人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地位,同时也确保了职业的教育功能的发挥。也就是说,人们对于职业的传统的看法是,职业不仅提供稳定的经济来源,也是个人高级需求的满足,是促成个人幸福目标的媒介。换言之,将职业和教育捆绑在一起,这是德国人对于职业的普遍理解。即强调职业对个人人格的形成所能起到的关键作用。职业包含有重大的教育意义,成为一个被人们广泛接受的观点。

    一方面新时代的职业教育相对于旧社会的科举制,为受教育者提供了全民化、多元化、个性化、平等化的受教育机会。虽然职业教育的具体表现形式、方法和内容等区别于普通教育,但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而且职业教育对于实现教育目标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是为了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职业教育更加尊重个人的基本条件和智能优势,便于实现因材施教;也更加关注受教育者的个性化爱好,便于寓教于乐;更加关注现实社会中的实际问题的解决,便于体现适合中国人的知行合一的自我实现的修行方法;同时,职业教育更加关注就业及现实社会的生存能力,便于受教育者实现经济独立,体现自立自尊。

    另一方面,当企业管理模式从泰勒式管理过渡到精益管理后,精益型企业需要技术人员具备:管理能力、以顾客为导向的能力、完备的工作过程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自学及终身学习能力、检验总结能力、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发现精益型企业需求的是一个智慧、成熟、具备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工作人员,而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正是职业教育的目标和价值意义的其中之一。

    那么,为什么职业教育在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认知的边缘?笔者认为,职业教育之所以尚未全面发力体现出应有的社会价值,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固然有一定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人们由来已久的文化层面固有的认知与定义限制了它的发展,掩盖了它的光彩,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的闭环,即“大家都不认可它,没有优秀的生源选择它、投身于它,所以软硬件均不被重视,因此大家更不认可它”,产生这个恶性闭环的根本问题是职业教育文化认知层面出了问题,是封建科举的一些糟粕附着传统文化之上,侵入了我们的教育文化之中,显然职业教育成了最大的受害者、蒙蔽者、被误解者。

    (三)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1.社会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显然包括充分受教育的机会。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广大青年提供充分受教育的职责和顺利成功就业的义务。构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兼具的文明社会也是当前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然而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与这个社会的各个阶层的公民受教育的程度有很大的关系,让每个社会公民都享有与个体条件相适应的良好的教育是文明社会必须担当的使命和应尽的责任。

    2.国家需求

    在构建全球命运共同体的趋势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国策之下,一个国家的高科技发展程度、国家核心竞争力、经济金融、制造业的产品质量、服务业的人才素质等决定了这个国家参与世界经济活动的竞争力。人的素质和能力最终决定了终端产品的质量。国家战略层面 “转型升级”与“工业4.0” 的提出,都需要大量高素质高科技技术技能人才的支撑,某种程度上讲技术技能人才的水平越高、数量越多,国家就越强越有竞争实力。放眼世界经济强国,都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因此职业教育本身发展的目的与国家战略需求是高度一致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说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辅助引领广大的青年人成长、成人、成才正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和担当。

    3.个体的需求

      按照马斯诺需求理论,人的五种需要可以分为高低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教育是使受教育者由内而外地发生改变,接受教育本身就属于人的一种高级需要,随着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它受个体需要的愿望越发强烈。学校是相互学习,沟通交流,思想碰撞,不断思考等精神层面活动密集的场所,不仅以知识传递为通道,同时教育人和教育场所还满足并传递了爱、关怀、尊重、包容、理解、欣赏、鼓励等人们思想和精神的高层次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个体需求也呈现出了多元化趋势,职业教育的多通道性、多层次性、多专业性为广大受教育者提供了丰富多彩、广阔博大的学习教育平台和场所,满足了受教育者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三、职业教育者如何建立自己的职业自信

    (一)深度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身处各行各业蓬勃发展的伟大时代,其自身的必要性重要性决定了必须优先发展。

    无论体系外部的机遇、环境、条件如何优越,决定体系能否抓住机遇很好发展的核心因素在于内部,那么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核心因素即在于每一个职业教育者的文化自信。只有深度的文化自信才能激发内在活力、凝聚力量、拓展力量,才能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才能将外部所有资源和机遇站在高位、统筹谋划、顶层设计、运筹帷幄,使职业教育谋势而动、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为新时代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转型、创业浪潮的到来及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因此每一个职业教育者自身对于职业教育的正确认知和文化自信,不仅关乎个体的发展成长,更关乎整体职业教育体系的文化自信的建设。唤醒激发职业教育者文化自信的同时,应该积极主动自觉清醒地的面向全社会各个层面的所有人展开宣传和引导,呼唤职业教育的本真面貌,展示职业教育本有的教育价值和重要的教育意义,向人们传递职业教育应有的正知正见和正确的声音,这是当前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二)自我完善

    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学校热,企业冷”,出现这一问题原因有很多,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职业教育学校无法满足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质量及数量的需要。企业的运作主要由市场法则决定,每笔投入必须考量产出和回报,为职业教育进行各方面投入时,首先考虑的是职业教育能否回报企业的投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取决于职业教育者,取决于职业教育在文化和思想层面能否给予企业人以前瞻的引导、给予企业以智慧的启迪,另外职业教育者能否具备作为教育者的基本素养和素质,在教授应有的技术技能层面能否成为受教育者熟练操作、演练演示的指导者和引领者,在于职业教育者是否具备与企业发展同步或领先的技术技能素养和水平。

    德国的职业教育教师入职门槛比较高,同时法律规定,每周工作时间为40小时,每周课时不少于26节,每位教师都要承担备课、授课、作业、考试、批阅、评价等基本教学工作,同时要担任班主任工作,每周至少一次教研活动,并且把教师利用假期进入企业学习及参加相关培训的时间做了具体规定。德国备受世界尊重的职业教育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建立起了一支专业、敬业、不断学习的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的制度和机制,是它在支撑着庞大而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的运作与发展。作为一名职业教育者唯有终身学习不断修练,才能担当当今职业教育的历史重任;只有在职业成长方面不断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更新,才能适应外部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快速发展。

    (三)正己正人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孟子的意思是:“君子有三件快乐的事,(可是)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在,兄弟没有病患、怨恨,这是第一件快乐的事情;仰头对天不觉得内疚,低头对人不觉得惭愧,这是第二件快乐的事;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并教育他们,这是第三件快乐的事。君子有三件快乐的事,而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以中国传统文化来看,教育者等同圣贤,教育工作者是一种非常好的自我完善和修行提升的职业,其缘由就在于它是建立在成就别人的人间大德之上。

    工作的价值与意义很丰富,按照中国传统文化,工作是我们通过服务社会,修行自己的一种很好方式,工作是具体践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载体和途径。职业教育者唯有以良好的工作状态和精神面貌投入工作,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磨练自己、提升自己的道德和品行,如此才能不断使自己的内心达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境界,才能在养家糊口、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给予家人和身边人精神的引领和影响,因而才能在不断成就别人的过程中成就自我,在很好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这才是我们作为教育者这个普通劳动者平凡中所呈现的伟大之所在。

    (四)与时俱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 、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与时俱进地践行和经典体现,也是指导我们开展各项文化教育活动的行动指南。职业教育者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以各自的校训、育人理念、工匠精神等为载体,坚守职业教育本真,与时俱进地做好新时代的职业教育工作。

    以云南交通技师学院为例,于2013年在全国首创匠士加冕,并于2015年探索技位体系,参照高等院校学位体系,确定技位体系分为三个级别:技士、匠士、高级匠士。体系包括:技位考核评价机构、考核标准、评价机制及授予形式。通过5年实践,学院为500余名毕业生授予技位,引起各界关注,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这种具体的推进,就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正能量的传递,就是职业教育者文化自信的一种真实体现,就是从内而外的一种自我树立。

    综上所述,文化作为一种力量,影响着个人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我们必须从文化层面给予职业教育一个宏大而深厚地解读与建设,给予职业教育者入心入脑的深度的文化自信和职业愿景,激发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动力和内动力。职业教育者应当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从深层次理解职业教育的本有价值和基本规律,依托中国传统文化,建立起应有的文化自信,不断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立足本职担当使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目标,构建职业教育的文化自信,立德树人,为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积极工作、创新工作而不懈努力。

            编者:教育的本质是一个人获得全面发展,传统文化中“学而优则仕”,从另一个层面反应出了学习的重要性,而并不排斥“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一真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呼唤职业教育的文化自信——不忘初心 顺势而为 发扬传统 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jjg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