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月夜杂感

月夜杂感

作者: 等到烟暖雨收 | 来源:发表于2020-03-18 23:10 被阅读0次
    距离

    何谓人生?孤独是常态。很久以前听过陈绮贞的《太多》,里面有一句歌词:“喜欢一个人孤独的时刻,但不能喜欢太多。”听歌的人都会有这样一种共鸣:初听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那么,何谓孤独呢?

    人们在孤独的时候,总是会下意识地想“万家灯火,没有一盏为我点亮”,也总是会一次又一次地说“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其实,想一想,那灯火正在远方为你点亮,温好的粥等你归来时去喝,心里便会宽慰很多吧!

    最近重温余华的《活着》,心里像是压了一座大山,越看越压抑。抛开一切来谈,余华的文笔细腻饱满,语言朴实无华,情感充沛浓烈。细细读来,一行字就是一行泪,这样叙述不为过。

    《活着》

    《活着》讲述了一个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位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的老人——福贵。年轻的他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福贵因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过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哑巴。

    然而,真正的悲剧才刚刚拉开帷幕。妻子家珍因患有软骨病而干不了重活;儿子因与县长夫人血型相同,为救县长夫人抽血过多而亡;女儿凤霞与队长介绍的城里的偏头二喜喜结良缘,产下一男婴后,因大出血死在手术台上;而凤霞死后三个月家珍也相继去世;二喜是搬运工,因吊车出了差错,被两排水泥板夹死;外孙苦根便随福贵回到乡下,生活十分艰难,就连豆子都很难吃上,福贵心疼便给苦根煮豆吃,不料苦根却因吃豆子撑死……

    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到最后,所有的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只剩下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或许有人觉得福贵失去了所有亲人,生活太苦,所以生命没了意义,死去才是解脱;或许有人觉得瘸子失去了双腿,面对无法奔跑的生命,消极一生才是解脱;或许有人觉得瞎子的世界一片黑暗,生命也将黯淡无光,默默无为才是解脱;或许有人觉得重病之下,生活可以破罐破摔,抑郁难过,放弃才是解脱。

    然而,福贵在失去所有至亲之后,依旧在田埂上放歌种地,坚定地活着;无腿人约翰·库提斯却拿下残疾网球冠军,并用双臂骄傲地走遍世界;盲聋哑的海伦·凯勒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光荣记录下她璀璨的人生;身患绝症的程浩用二十年的精彩燃烧,告诉世人生命的厚度!

    作为读者,我很痛心,我在心底为之不甘,福贵悲惨的命运也深深地刺痛着我。可在小说的最后,福贵却一个人平静地活着。当然,在旧中国,像福贵这样的人数不胜数,他们无声地与命运抗争着。是啊,福贵不是一个人,他的人生是身处这个历史转折点大部分人的缩影人生,他们在动荡的社会中,安静承受了“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活着》中的许多人,他们很真实的从时间的这头走向命运的那头,一切苦难都自然而然的来了,又自然而然的走了。这不是一个幸存者的故事,是一个平凡人还活着的故事。

    鲁迅先生在《伤逝》中说:人必须活着,爱才有所附丽。那么,年老的福贵孤独吗?我知道,一个人只有忙碌的时候,才会忘记孤独。我想,大多数时候,他应该和那头老黄牛一起回忆着那些出现在他生命中的人。

    时间的河,冲刷一切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所以,孤独总是人生的常态。借用武汉作家池莉的一句话: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

    生而为人,我们应该热爱这个世界!

    化身孤岛的鲸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月夜杂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jmh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