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购买了得到专栏《吴军的谷歌方法论》,目前虽只看了四五章,却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这个专栏太烧脑了,每一篇每一段足以让你颠覆认知,思维升级。今天就来谈谈里面的一篇关于图灵机给我的启示。
图灵是个人名,被誉为“计算机博士”,他对计算机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直至今天,计算机的发展,从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讲,都没有超出图灵机的范畴。
图灵之所以与众不同,与他个人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关系。首先让我们看看他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在思考的三个问题
第一,世界上是否所有数学问题都有明确的答案?
第二,如果有明确的答案,是否可以通过有限步骤的计算得到答案?
第三,对于那些有可能在有限步骤计算出来的数学问题,能否有一种假想的机械,让它不断运动,最后当机器停下来的时候,那个数学问题就解决了?
一般人遇到问题,就埋头开始寻找解决方案,也不管这个问题是否有最终答案,反正一窝蜂埋进去,最终事情没解决,反而用了很多无用功。图灵不同,他第一步先考虑的是这个问题是否会有确定的答案,其次能否通过有限步骤及时间精力得以解决,最后这个问题能否有一个通用的方法,对于类似的问题能否有个统一方法论?
文中提到,图灵有这样异于常人的思维,并不是一朝一夕自己形成的。当然天赋异禀是一部分原因,更多的他是受到两位大师的影响,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得以更快速地进步。
从以上两点,我们可以得出:
1.遇到问题,先不要急着解答。第一步应是冷静分析,拨开现象看本质,找到问题可以被解决的极限所在,再开始着手,避免做过多无用功
2.多站在巨人肩膀上,站的高望的远,才能更快更好处理,提高效率。怎样才能让自己跻身在优秀队伍之中呢,概括起来无非就是努力提高自己,让自己有能力与牛人为伍。
回到自身上来,目前在得到也订阅了几个专栏,求质不求量,所以一时不敢订阅太多。其中,香帅的北大金融课已经坚持看了100多天,的确获益良多。不仅老师讲的特别精彩,同学们的点评也非常高水平,给我打开了金融世界的新大门。以前很多生活中的金融现象都能因为看了这个专栏而有所理解。为什么自己一直没有写出一些所思所感呢,总结起来是自己还不够深入思考,输入的同时没有逼迫自己多多输出,看了只是看了一遍,没有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进行总结。有人说,阅读只是初步的了解,复述能更好地加深理解,写作则是融汇了自己的思考过程。所以,提醒自己,以后要坚持多反馈,达到更好地学习效果。
近期在工作业务拓展方面也是有刻意地加强。参加了几个线下培训及行业分享会。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不知道,还有方向去努力,最怕自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连改进的方向都没有。坚持学习坚持进步吧,即使每天一点点,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相信复利的力量。前段时间对自己这个行业有深深的危机感,倍感焦虑。现在调整了下心态,,多去了解就会知道这个行业还是在增长期,虽然不像以前是站在风口上的猪,但只要你有足够优秀,还是可以分一杯羹的,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