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的字面解释是:create new meanings 创意是创造意识或创新意识的简称,它是指对现实存在事物的理解以及认知,所衍生出的一种新的抽象思维和行为潜能。
大概没有人喜欢一成不变、毫无新意的东西,就算是有规律,或是念旧,也不会是没有创意。没有创意也就是没有新意,换句话说,就是无聊。
从婴儿时期,人就是充满的好奇心,不断的发掘新事物。特别是对新的玩具爱不释手,但是很快的又被新玩具给取代了。这里并不是要说喜新厌旧的态度,而是人对于新事物的探索与好奇是与生具来的。
哪里可以看到创意?
创意其实发自内心,再经过头脑诠释后付诸行动而有的产物。因此,要观察有创意的产物也必须用心观察。
大自然里也充斥着创意。人有很多的设计也都是仿造大自然中的受造物。虽然大自然中的景色、动物、植物,一般来说已经存在同一个地方位置数万年之久。但是加进去一点点变数,创意就由此出现了。例如,树枝的分岔、雪花的几何、水纹的波动...。只要你用心观察,就会从现存的事物衍生新意。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67089/7966e63c9098f254.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67089/a82cde944a60f024.jpg)
无限启发、激发创意
从什么时候开始,你就不再天马行空的想像了?从什么时候开始,你的创意就被扼杀了?很可惜的,现行的教育制度,商业体系扼杀了创意!
小时候想把天空画成绿色的叫做“天才”,长大以后把天空画成绿色的会被称为很“有才”。当然这是负面的调侃。学校的教育定下了许多的框框,艺术学院也是如此。就连什么是艺术也被定义了。
为了迎合老师的赞许,为了博取同学的认同,为了老板同意你的项目,为了可以顺利的收到客户款项。一步一步的妥协慢慢的抹灭了创意的天性。我们所见的物品、产品,大多失去了创意,只是一味的迎合人的需要,因为这样比较简单,比较容易生存,比较容易赚到钱。
不过不怕,虽然这都是事实现象,但是这不表示创意就会完全消失,事实上创意永远不会消失。
不要害怕付诸行动
孩童的智力是怎么发展的呢?孩子一边玩、一边唱歌、乱发声音,可以促进语言发展。搭积木、按照规则来玩桌游、玩拼图、表演故事内容或模仿穿着扮演一个角色,能启发孩子的思考和创意。演奏、打击乐器、使用美术及手工艺用具也能发挥同样的功效。孩子需要有足够的空间,探索四周的事物,发挥想像力,可以随机应变。
学会一些基本技巧是好的,但是不要让思考模式变成规条化。
现在的课程诸多限制,素不相识的人竟然教你该怎样跳舞、怎样插花、怎样画画,创意大受约束,毫无思想空间可言,毫无个人目标可谈。应该尽情发挥创意,用不着别人指指点点,诸多批评。要勇于创新!
著名的发明家你想到谁呢?爱迪生一生发明的东西超过2000多项,你知道的有几样呢?成功具有影响力的又有几个项目呢?如果你可以说出三个,表示你已经很厉害了。
这意味着,要有成功的创意,需要勇于尝试。没有所谓的失败!一个点子不要只是点子,要付诸实行。至少你可以证明这个点子是行不通的。如果你有一百个点子,一百个点子都付诸实行而且就有一个是成功的,你已经比爱迪生还要厉害了。
但是你就没什么点子,更没有行动力。...自己算一算成功的机率吧。
放开思想空间——计划如何实行——照计划行动进行——调整行动方针——修正后再进行
分享创意
我就是搞创意的。做过的项目之多,也从中学到了不少技能。从绘划开始...玩音乐、健身、打球、登山、编辑创作、学外语、学手语、学电脑、搞设计、室内设计、出版书籍、办演唱会、影视剪辑、编程...。可以发挥的空间还很多,我继续在学习。
不要害怕创意,不要有借口停滞。
Mill創作App (ios)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67089/1f6fbf0ca57351f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