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扶轮问路》

读《扶轮问路》

作者: 望飞雪2018 | 来源:发表于2018-04-24 17:56 被阅读0次

        大概半年之内认真读完了《金刚经》,《心经》,《坛经》,比尔•波特《心经解读》,《六祖讲〈金刚经〉》,也反复收听了“喜马拉雅FM”上面几种不同版本的解经,最近开始认真读史公的几本著作《我与地坛》《史铁生散文精选》等,感觉收获颇丰。

          今天读到《扶轮问路》中的“看不见而信”里面的一段话时,实在想不明白史公对六祖慧能怎么会有如此深的“偏见”,这种观点实在让人无法释怀。一开始以为是史公只是怀疑“六祖慧能得衣钵,星夜出逃”这种传说,顶多是对经书的质疑,没想到史公论六祖的偈子(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玄过了头”,“话语圈套的比拼”。

        平坦大道上,突然坠入万丈深渊的感觉,或者说吃东西的时候,突然把舌头咬破了......

        怎么会这样? ......长长不解之后,心中试问:史公是否读过《坛经》,怎会对六祖有那样的看法?内心争斗之时,打开网络,找到了另外一篇文章《史铁生论佛教:无问之答或无果之行》,然后读到一个人的评论。该评论是豆瓣网的一位叫“素聞”网友(ID:1675873)写的,我读完之后,很久才稍稍平复下来:我想史公对六祖的观点,或者写下那段文字的时候,史公是一时心怀嗔恨吧,只能这么理解了,一念嗔自性迷,那一刻在“恨”什么,我也只是猜测。

        读完“素闻”的评论,我又从万丈深渊回到了平坦大道,然后下载了豆瓣APP,注册登录,然后默默关注了“素闻”。那评论是TA(不知性别,所以用拼音吧)在2011年4月27号夜里写的,今天能读到,这都是缘分。

《扶轮问路》摘抄——

故那地藏其实是说:成佛一路,是人永行不尽的恒途。这菩萨绝不像他的某位“远亲”那样,故弄玄虚,说什么“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是呀是呀,玄思玄想要是过了头,演成话语圈套的比拼,价值虚无即告袭来——比如把“万法皆空”理解为一切都是扯淡,什么价值呀、意义呀、高尚呀、卑鄙呀……到头来全是一场空,或不过都是些同样的物质,譬如“干屎橛子”。价值既然虚无,你还谈的什么信仰!什么都是一场空,及时行乐便有理有据。既是一场空,何以“一场空”们却坐上了一把把空出来的交椅?“本来无一物”者又何苦为一套衣钵星夜出逃?物极必反处处应验。说什么都没有的,抱紧衣钵;说一切都是扯淡的,著书立说;就好比,越是计划经济就越是没有计划——好端端一条马路,挖了填,填了挖。——摘抄结束

下面是素聞在豆瓣上面,对《史铁生论佛教:无问之答或无果之行》的评论:——

铁生老师真是令人十分遗憾呀。此文有一个正确的观点:对于生命的奥秘,你是以特异功能去探索,还是以主流科学去探索,那都一样,都还不是宗教不是终极关怀,不同的只是这探索的先进与落后、精深与浅薄以及功效的高低而已。

同时,有好几个错误的观点:

1、佛从未看轻心识,乃至佛深知意识对于行为和人性乃至世界的影响,所以,特别劝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针对为善去恶,佛说了十善业道,针对自净其意,佛说了很多很多修行方法,包括十二因缘,楞严经中二十五圆通,三十七道品等等。可以说,佛远远比铁生老师更了解人类的心识。乃至六祖慧能,也并不否认心识,参见《坛经》: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

2、六祖对衣钵的护持代表对道统的护持,不仅仅代表祖师的位置。六祖之后,再不传衣钵,而只以心印心。这要能够想到当时的环境,才能知道此举的意义。若都如神秀那般,将失去正见。六祖的偈子是见性的正见,和三世诸佛没有任何区别,神秀说的也很好,但更是在说修行,而非本体的真实面貌。

3、体、相、用之间的关系,铁生老师没有认识。所以特别来讨论“爱”,用“爱”来表达是很粘着的概念,佛陀的慈悲是没有粘着的,首先是自心的清净,清净的心地上爆发的爱心,才可说是慈悲,若有所求,若有所贪,若有所乐,皆是心不清净,不清净的“爱”势必烦恼重重,别说高等的慈悲,就是凡夫之间,心不清净的爱(亲情与爱情以及友情)也都是烦恼重重的。

4、这个标题取得很好:无答之问和无果之行,但要真正用行动去答才能答好,用行动去行,才能得到那个无果之果。只有真正从心地上用功了,才能体会这种“能仁寂默”的力量。这不是靠他人的拯救,恰是从自心上的奋起。

5、佛教甚至比任何宗教更人性化,更尊重人的良知良能,以及信任人的良知良能。佛说人人都可成佛。但你相信你自己吗?

6、言语之时,要知道言语是有限的;思维之时,要知道思维是有限的;从意识启动到形成语言准确表达出来,已经经历了很多心意识的活动,只是,我们常常忽略了对这个阶段的观察。所以,言语道当断的时候就要能断,对不可思议的事情就保持不可思议的尊重,不可思议,本身即是非常微妙的,语言文字,要深刻体会过,再拿来做文章,这样,比较不误己,不误人。不然,真的容易沦陷在我执我见中。 ——评论结束

望飞雪

读书记

相关文章

  • 读《扶轮问路》

    大概半年之内认真读完了《金刚经》,《心经》,《坛经》,比尔•波特《心经解读》,《六祖讲〈金刚经〉》,也反复...

  • 扶轮问路

    通过三换轮椅为时间线,将我与轮椅,轮椅与大家的关系与感情紧密相连。文章是回忆、是慨叹、更是感激。有遗憾、有窘迫、有...

  • 扶轮问路

    简单的成功或许可以通过简单的重复来进行,但是卓越的成就还是需要有规划,有秩序,有念想。 当别人给予我掌声的时候,我...

  • 扶轮问路史铁生

    最近迷上了史铁生,一位英年早逝的作家。他的《放下与执着》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实在是执著与放不下了。 对于这位面对病...

  • 读史铁生的《扶轮问路》有感

    史先生20几年前,肾衰初发,截止《扶轮问路》这篇文章刚好33个年头。这难道不是一个奇迹吗? 我是忍着眼泪读完这篇直...

  • 《扶轮问路》史铁生 著

    《扶轮问路》是史铁生生前亲自编订的最后一本书,他在前言中写“弱冠即扶轮,花甲犹问路”,又在后记里说“荒歌犹自唱,写...

  • 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扶轮问路—读《我与地坛》有感

    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扶轮问路——这是我读完《我与地坛》这本书之后最深的感受。而“扶轮问路”四个字,恰好是该书的...

  • 扶轮问路,追寻光明

    人在困难的时候总得给自己一些慰籍。 “要么死,要么好好活着。” 不知怎的,脑中海中忽然想起史铁生先生的话来,看了...

  • 扶轮问路系列1

    自从高中时读到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就没长久地离开过他,他带给我很多感动和力量,也启发我思考。 他是一个双腿残废的...

  • 扶轮问路是生活

    ——读《史铁生散文集》有感 古殿檐头日渐削浊的琉璃,沉重门壁逐年丹褪的朱红,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扶轮问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joj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