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回溯历史,莫扎特和贝多芬不同的风格很像是上一个世纪的巴赫和亨德尔,他们是新世纪的双子星座。
莫扎特在室内乐、交响乐、协奏曲和歌剧几个方面全方位出击,将他对社会的理解融入到和谐美丽的音乐之中,他是以自己的痛苦融化为温柔的音符来抚慰这个世界的。而贝多芬则是以他横空出世的交响乐震响着这个世界,将器乐的理想发挥到那个时代的极致,直面人生且挥舞着时代的大旗。
莫扎特的音乐是一派天籁,贝多芬的音乐是一片浪潮!
莫扎特的音乐能够让我们心中粗糙坚硬的东西变得柔软,贝多芬的音乐能够让我们柔软淡薄的东西变得坚硬!
莫扎特的音乐把痛苦点石成金化为美的境界,贝多芬的音乐是把痛苦碾碎成药营养着人生升华为崇高的境界。
莫扎特的音乐是含有抚摸性质的,贝多芬的音乐是具有破坏力量的的。
莫扎特给我们以信心,贝多芬给我们以勇气。
贝多芬站在遥远的前方,莫扎特就站在我们的面前。
在世界所有的音乐家中,没有谁比他们两人更适合我们中国人了。
他们两人的音乐也是抚慰和激励世界所有人的艺术,至今拥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
童年不同:
莫扎特从小便在穷困中生长,而他是极具音乐天赋的孩子,3岁弹钢琴,四岁些协奏曲,5岁公演……生活的囧困的他从未从音乐中透漏出痛苦的消息,非但没有愤怒的与反抗的呼号,连挣扎的气息都找不到。
贝多芬从小喜欢哲学和文学,读莎士比亚、莱辛、歌德、席德的作品,这些作品滋养着他的音乐,让他的音乐气势磅礴,思想的力度也更强悍。
生活观:
莫扎特对于苦难的态度是乐观的,在所有的作品里找不到他对生活的抱怨,对痛苦的咀嚼,他的欢快,他的轻松,他的平和,他的和谐,他的优美,他的典雅,他的幽邃,他的单纯天真……都不是装出来的,而是自然而然、情不自禁的流露。
莫扎特的音乐表现了他天使般的温柔,他自己得不到抚慰,却永远抚慰着别人,他在现实中得不到的幸福,他在精神上创造出来!
贝多芬对于苦难的反抗的心迹很重,并且明晰地印刻在他的行为轨迹和他的音乐乐思中,他以自己坚强的意志战胜了一切困难,内心跌宕起伏,他犹如一棵暴风雨中的大树,抖动着浑身摇摆的枝叶,在大地与天空之间为人们留下了他激动甚至狂躁的身影。
总结:
贝多芬奋斗了一生,到了那个地方,莫扎特一生下来就在那儿了。
从未想过文字可以将人们听不懂的音乐阐述得如此淋淋尽致,但这本书做到了,在字里行间,理清了音乐发展的必然,人物的关系,世界观,作品性,越读越觉得它挖掘了更多的音乐灵魂,走进去,品味更多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