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普遍习惯关注孩子的负面。孩子哪些做得不好,特别认真地指出来,希望孩子改正。对于孩子做的好的部分基本是视而不见,或者还要叮嘱几句:这次做好了,不代表下次也能做好。怕孩子骄傲。
今天我在上课的时候,就问一个同学,他有哪些优点呢?他看看我,说:我的优点缺点我很清楚,我没有优点。
这个孩子就是被父母一直指责的状态,平时周围的大人都是嫌弃他这没有做好,那做不对,他觉得自己都是缺点。就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优点,所以他一直是班级那个让人看不顺眼的孩子,他做事总是心不在焉,学习没有动力,总是惹事生非的家伙,成为班级纪律的违规者。
当一个孩子周围的人都对他批评指责的时候,孩子是会破罐子破摔的,反正自己什么都不好,那就这样吧,坏到底吧。父母习惯性的批评指责讲道理的方式本来是希望孩子改正错误,但实际上不会达成,还会让亲子关系出现问题,特别是如果孩子到了青春期,就不愿意与家长多沟通交流了,父母的道理再正确,他也听不进。孩子只有觉得自己足够好,别人都很爱他,他才能越来越好,学习有动力,做事更积极。
一个家里只有充满爱的流动时,孩子才会有勇气去面对生活,去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因为他知道,他背后有家人坚实的爱。这样的孩子才会越来越有智慧。
父母还有一个习惯是过度保护孩子,怕孩子遇到挫折困难和痛苦。但实际上,挫折困难痛苦是每个人生活中必然会面对的事情,孩子小的时候可以为他营造一个看似无菌的环境,那么将来他长大了必须独自面对的时候,就会无力无助无能。
今天接到一个妈妈电话,妈妈说,女儿回家与她哭诉,今天在卫生老师给她检查指甲的时候,认为她的指甲过长,但实际上她没有办法再短了。所以这个事情特别委屈。第二个事情是她作为大队长觉得事情太多,压力太大,她太累了,不想做了,或者能否事情少一点。
这个孩子因为指甲长被老师说了就要与妈妈哭诉,说明她处理事情的能力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有些孩子可能会与老师解释她的指甲为什么必须留这么长,有勇气去据理力争,她有个人原因。但她出现问题的时候,就找妈妈哭诉,说明平时都是妈妈出面帮她解决问题的,她习惯依赖妈妈的帮助。
对于大队长工作,她既想做,又不想多做工作,其实是缺乏格局的孩子,这与妈妈平时的引导也很有关系。妈妈一直认为孩子不用太努力,学好学不好都不重要,健康快乐最重要。孩子自然收到这样的信息,也会有这样的价值观。父母的格局是孩子的天花板。这个妈妈以为这样会保护好孩子,但实际上限制了孩子的成长空间,和剥夺了孩子处理事情的能力。
我们都是以错误为代价获得成长,以痛苦为代价获得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