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漫步紫禁城

漫步紫禁城

作者: Hubert_Excel | 来源:发表于2018-04-05 10:37 被阅读0次

Hubert

//根据格格的讲解和曾经阅读的《故宫轶事》和《白话紫禁城》整理而成。感谢格格的意见以及Baidu知道,还有各位和我一块漫步紫禁城的朋友……//

//天安门城楼前,外金水河桥上

观看古代建筑呢,就必定会注意到不同规制的屋顶或殿顶,大家站在这儿看,天安门的殿顶是重檐歇山顶,是较高规格的一种建筑。歇山顶一般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组成,也成为九脊殿。此外,古代建筑还有单檐、重檐之分,重檐较单檐尊贵。在故宫内,和天安门城楼的屋顶属于同一规制的还有太和门和保和殿,还有北京城中轴线北端的钟楼也是重檐歇山顶。这类建筑物在等级上仅次于重檐庑殿顶。宫内是重檐庑殿顶的建筑主要有太和殿、乾清宫和坤宁宫,进去以后可以看一下两种屋顶的差别。

咱们脚下呢,就是紫禁城的护城河——外金水河了,进午门后,还可以看到内金水河。外金水河和护城河是通过地沟相连的,河水从玉泉山,经过积水潭和北海,从西北流入故宫,在东南流出到御河。护城河栽种莲藕是从康熙十六年开始的。清代的皇帝厉行节俭,因此莲藕除了宫中膳食之外,也到市上去卖,所得银两全部记录在帐。嘉庆年间将护城河出租为莲花地收取的地租一百二十五两九钱一分五厘。

//宫殿四周都是护城河,既然可以养莲,那么养蚊子是肯定没问题了,……嗯,看来宫殿中的香炉还是很有用嘀^-^//

//行走中……

大家都知道,紫禁城基本建成于永乐十八年,其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60米,占地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至于紫禁城的名字呢,有一种传说,当时朱棣建紫禁城借鉴了唐古都皇宫——大明宫的建筑设计,取其三大殿之一紫宸殿的紫,皇宫禁地的禁,而四周有墙而为城,故名紫禁城了。

//午门前

别急着走,这儿呢,左右两边的房子是当时的朝房,左文右武。当时上朝前,文武百官都要先在这儿等待宫门打开……

从这儿看呢,午门的平面呈“凹”字形,它沿袭了唐朝大明宫含元殿以及宋朝宫殿丹凤门的形制,是从汉代的门阙演变而来的。在12米高的墩台上有正楼和东西的四座亭楼,所以又称为“五凤楼”。其中的正楼呢,就是刚才提到的重檐庑殿顶。

从正面看呢,午门有三个门,进入午门后,如果你转身,就可以看到共有五个门,这个叫做:“明三暗五”,其实两侧还各有一座掖门。大家进去后注意看一下。

当然,这五个门洞各有用途:东侧门是供平时文武百官出入用的,西侧们供宗室王公出入,掖门呢据传是供外国使臣出入用的,此外遇到大型活动时也开启。

至于中门也就是正门嘛,明清时期,共有三种人可以出入。首先当然是皇帝了,此外皇后大婚时,乘坐的喜轿可以从中门进宫。不过,实话说清朝也就有四位皇后有此机会。这四位在紫禁城大婚的皇帝是顺治、康熙、同治和光绪~为什么是他们四位呢?因为只有婚前登基的小皇帝才能经历大婚噢,即位前成婚的就没这个福气啦~还有一位小皇帝宣统也是在紫禁城娶了婉容,可惜当时清朝已经被推翻,所以他不能算了……最后呢,通过殿试选拔的状元、榜眼、探花,在宣布殿试结果后可从中门出宫,不过人生也就一次机会啦,还是小概率事件吧。现在嘛,只要你拿着门票就可以进去了,不过只能走中门啊……

每年都要在午门颁布下一年的历书,叫做颁朔。此外如果有重大战争,大军凯旋归来时,要在午门举行向皇帝敬献战俘的“献俘礼”,皇帝要是高兴呢,这些俘虏也就走运了。大家肯定提说过“廷杖”,明清时期,一旦朝臣使得龙颜大怒,一般会在这儿接受所谓皇上赐予的廷杖了。当然,廷杖的同时,还不忘了杀鸡儆猴,会集中朝中的官员观看。规模最大的一次当属明正德年间,当时的皇帝朱厚照要到江南选美,群臣进谏。结果这个昏君呢一下子廷杖130多人。至于常在电视剧中看到的推出午门外斩首嘛,当时京城的九门之内是不可以行刑的,实际上法场是在菜市口。

//进入午门后,内金水桥上

现在,扭回头看一下,午门内是五个门,并非前面看到的三个。……

脚下的内金水河的河水,刚才说过是经过神武门西的地沟从护城河引入,经武英殿一带流到这儿的。前面呢,就是位于三大殿前的太和门,左右两边是贞度门和昭德门。这两门的廊屋是守卫三大殿的武士们居住的地方。

近前来看看门前这两只铜狮子,这是故宫内最大的而且没有鎏金的铜狮子,这是明代的艺术珍品。此外呢,紫禁城内共有5对鎏金的铜狮,分别在乾清门、长春宫、宁寿门、养心殿和养性门前,多为乾隆时期铸造。

//太和门内,太和殿广场上

太和殿是举行大规模的正式活动的地方,这片广场是故宫内最大的一块空间了。东西的体仁阁和弘义阁呢,是当时内府的库房,用来存储银、瓷、茶等东西。

三大殿是皇帝处理朝政的地方,皇帝即位登基、发布诏书以及冬至和皇帝的生日都会在这儿举行重大的庆典活动。太和殿是整个皇宫最重要的建筑,其建筑规制也最高。面阔11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约2377平方米。加上三层台基,太和殿通高35米多,是当时最高的建筑。不过现在呢,大家抬头往左右看看就知道了……

太和殿是重檐庑殿顶,殿内外的装饰十分的豪华,门窗上都有鎏金的装饰。彩画是沥粉双龙和玺大点金,是封建社会时期最尊贵的彩画形式。殿内有金龙藻井和倒悬的轩辕镜。殿前有日晷、嘉量以及铜龟铜鹤等香炉装饰。

虽然现在大修,不过还是可以看到三大殿都处于汉白玉的台基上,白玉石的护栏上雕琢的是云龙风纹装饰。下面有排水的螭首,三大殿的台基共有1142个。每到下雨时便会看到千龙吐水的景象,很是壮观。现在走左翼门进去,到中和殿去吧。

//行走中……

//此处省去文字若干,不过没有机会见识太和殿门前那幅“朝朝朝朝朝朝朝,乐乐乐乐乐乐乐”的对联啦。//

//中和殿门前

中和殿是方形的建筑,面阔进深均为5间,屋顶为攒尖顶,也叫华盖顶。这儿是太和殿举行重大活动时,皇帝做准备的地方。此外清每次修纂玉牒,也就是皇帝的家谱都在这儿供皇帝审阅,并举行较隆重的仪式。

三大殿中地下的砖叫做金砖,为什么呢?一来是和所谓的金銮殿相匹配,二来是这些砖的确很珍贵。金砖都是方形的,有一尺七寸、二尺和二尺二寸三种。由于是御用物品,材料的选择十分严格,做工精细,砖烧成后颜色纯青。而且程序及其严密复杂,制作一块大概耗时一年左右。三大殿的金砖都是由苏州制造的,然后通过漕运进京。每船仅能成功搭载几块金砖进京,一些在途中就会毁坏了。所以,从制造到运输,最后分摊到每块金砖上的成本是很高的。而且这些金砖非常结实,越磨越亮。当时金砖是要精心保养的,需要每天用桐油擦拭……奢侈吧。为了确保质量,每块砖上都刻有烧制的年代,产地,制作者,规格和监制者。不过现在这些烧制的技术都已经失传,所以称金砖可以说是恰到好处了。

匾额上的“允执厥中”,指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做皇帝更不能有任何偏倚。这儿是前朝的主要建筑,窗上的花纹雕刻是很精美的。当然没有对比的话,也许看不出来,一会儿参观后宫时注意对比一下就明白了。

//保和殿门前

这就是三大殿的保和殿了,乾隆后,这儿是举行殿试的地方。殿顶的岔檐上装饰的一排吉祥的小兽。太和殿的等级是最高了。领头的是“仙人骑鹤”,后面依次是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和行什。另外,太和殿正脊两端装饰的吞脊兽叫鸱吻,传说为龙九子之一。由于其能喷浪成雨,故将其置于殿顶,取喷水镇火之意。

除了鸱吻和狻猊,在宫中能见到的龙之九子,应该还有蒲牢和赑屃。传蒲牢喜爱音乐,在钟上多能见到。赑屃就是常在各种碑下面见到的类似龟的动物。

这些装饰在门前的鎏金大铜缸,美其名曰“门海”。故宫的建筑多为木结构,所以在前朝的三大殿和后宫中乾清门两侧都有防火用的铜缸,转过保和殿就能看到了。这些铜缸虽然能起到防火的作用,但是这三大殿还是有几次被烧毁,多是由“天火”引起的。据记载三大殿三次较大的失火都是在明代。故宫基本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当时三大殿叫奉天殿、华盖殿和谨身殿,第二年三大殿遭天火烧毁。第二次遭天火是嘉靖三十六年,重建后改名皇极殿、中极殿和建极殿。第三次是万历二十五年,重建后改作今天的称呼。而清朝有记载的一次较大的天火是在天坛祈年殿,由于祈年殿用香楠木建成,所以失火时很远就能闻到香气。

//保和殿后

下面这块云龙阶石是紫禁城内最大的一块精美石雕,据清宫档案记载,这块石雕长16.75米,宽3.07米,厚1.7米,重约200吨。这块一体的石雕上共雕有九条腾飞的巨龙,上为流云之间,下为海水江崖。是我国古建石雕艺术的国宝。

这块石料叫艾青石,据考证是从房山区大石窝村运来的。冬天时,沿途挖井,泼水成冰路,用了千头骡马和上万名民夫才运来。据说原来打算摆设在太和殿后,由于运输困难,故最后放在了这儿。

//真的很纳闷,为什么不用原木呢,16米本不是太长,几根原木应该可以搞定了,这样的话是不是不用非等到冬天了,或者还能更快呢。//

//估计可能太重了,200吨哪,从房山运过来那得消耗多少原木啊?开起来用冰经济一些……不过我也怀疑这些记述,而且都运到保和殿了,还差那么点路吗?//

关于龙袍蟒袍,首先是龙和蟒的区别,古书记载说蟒与龙大体相同,但较龙少一只爪子,但事实往往不划分的那么清楚,也有四爪龙,五爪蟒。其实只是概念上的划分,具体怎样还要看皇帝高兴,另外不同时期的龙蟒差别很大;其次是龙袍蟒袍颜色使用上的差别,龙袍的颜色是金黄或者那种明黄色、杏黄色。而蟒袍一般用青色或者蓝色。最后,龙袍既然是皇帝专用,讲究比蟒袍稍微多些,一般龙袍上绣着九条龙,因为九五为尊嘛,但是有一条会被绣在不太起眼的地方,所以我们看到龙袍文物的时候只能查到八条其实。

前面便是乾清门了,门前的这对门海是大清乾隆年造。缸下面架空,冬天在下面烧火,可以防止水冻结。紫禁城中除了这些鎏金铜缸之外,还有“烧古”的青铜缸和铁缸。数量多时曾达308口。不过据载这两个鎏金铜狮子却是明代制造。据说东面的狮子要靠后一些,当年曾有位大力士推动过,所以就不齐了。

//关于狮子不齐的说法……反正是蹲下看了半天,后悔当时没带个能够测量的器具。//

//紫禁城内轶闻不少噢~//

这儿曾是清朝皇帝御门听政的地方,康熙皇帝十四岁亲政,他从十六岁开始每天御门听政,一年四季,无论冬夏,没有例外。听政的时间,一般在早上八点左右,所以又称“早朝”。康熙的御门听政,严寒酷暑,从不间断。他曾说:“一岁之中,昧爽视朝,无有虚日。亲断万机,披览奏章。”即使在康熙十八年发生北京大地震,康熙照常早朝,御门听政。康熙从亲政之日起,到去世之前,除因生病、三大节、重大变故外//比如他最敬爱的孝庄皇太后去世//,几乎是没有一天不听政的。当年,八岁时的康熙说:“无他欲,惟愿天下治安,民生乐业,共享太平之福而已。”

//时值冬季,站在外面一会儿都冷,却不知这康熙是如何听得60多年的早朝。佩服!//

//博学多才,雄才大略,的确是我们的好榜样啊……//

//乾清宫前

清朝顺治和康熙帝曾住在此殿,雍正即位后移居养心殿,这儿成为内廷典礼和接见外国使臣的地方。殿内悬挂的正大光明匾,成为雍正后秘密立储的地方。匣子内藏有皇帝亲笔写有的储君的名字,皇帝死后才可以打开,为的是减少皇子间的纷争。

往后看,东侧南庑的是上书房,道光前叫“尚书房”,始于雍正初年,共五间,是清时皇子读书的地方。当时的皇子六岁开始进书房读书,一般上书房会有由满汉大学士充当的总师傅,有负责教汉文的师傅,也有称为“谙达”的满蒙师傅,有负责教满蒙文的,也有负责教授骑射的。为方便师傅与皇子之间仅以捧手为礼,不必下跪。当时的皇子们寅时就需要到书房读书(也就是凌晨3点钟,看来做皇子也挺苦~),卯时开课,午时下学。当然也有说卯时开课,未时下课的。当时的皇子,所要学习的内容也挺多,包括满蒙语,读清文书和汉书,以及骑射等等,而且一年中据载只有元旦、端午、中秋、万寿、自寿共放假五日。

//好累啊~不过关于元旦的说法,十分怀疑,当时用的是什么历法?此处的万寿自以为是皇帝的大寿,而自寿应该是皇子自已的生日吧~//

对于上书房的师傅,皇子皇孙是很尊重的。即使是乾隆五十四年偶查上书房见师傅的失职和皇子皇孙的逃学行为,也仅将失职的师傅责打四十大板,仍留上书房行走。且上书房师傅挨板子,清代也仅此一次。

南书房呢,始于康熙十六年,是当时康熙帝为了与翰林院词臣们研讨学问,吟诗作画,而开辟的。只有翰林官员中的“词臣才品兼优者”才能入值,称为“南书房行走”。他们的主要任务是陪伴皇帝赋诗撰文,写字作画,有时还秉承皇帝的意旨起草诏令。由于南书房只有皇帝所亲信的人才能进入,所以它完全是由皇帝严密控制的一个核心机要机构,随时承旨出诏行令,这使南书房的地位不断提高。成为康熙帝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同时将外朝内阁的某些职能移归内廷,实施高度集权的重要步骤。

BTW,南书房就是当年活捉鳌拜的地方,而敬事房,相当于太监总署,总管办公室,在南书房的东间。

//交泰殿

在清代,交泰殿是皇后在元旦、千秋(皇后生日)等节日接受大臣朝贺的地方,后来又在这里存放皇帝行使权力的25方宝玺。此外,这里还有铜壶滴漏装置和清代造的自鸣钟。现在在故宫的钟表馆可以看到。

//坤宁宫

从这儿看,能告诉我这座建筑有什么特别吗?

//纳闷,当时怎么都没想到点子上……,看来观察能力有待改进//

//我们当时站在侧面的确不容易看,是我的失误嘿嘿……//

满族建筑风格简言之叫做“口袋房,万字炕,烟囱竖在地面上”,//原话稍稍有点不顺哈,但绝对没有概念性的问题嘿~//坤宁宫是典型的满族风格建筑,门并不在正中间,叫口袋房。只是正后方少了烟囱而已。在明清,坤宁宫是皇后居住的地方,清朝按满族的习俗,将其改为祭神的场所,把东暖阁作为皇帝大婚的洞房。//帝后大婚应该还是在坤宁宫,但是婚后皇后会在后宫选择一处作为起居之所。……有待考证哈,我也不是很确定。//

满族人有祭天的习惯,坤宁宫前曾立有祭天大典的“索罗竿”。安放在石头底座上,有三米高,一般下粗上细,顶端套一个锡碗。据说每次祭祀更换新的索罗竿,而且也要有一些仪式。要用祭猪血涂在竿尖上,并把猪喉骨套在顶端,再将猪内脏等切碎放人锡碗中,以备饲喂乌鸦,然后才将新竿在石座立好。至于为什么满族人祭天要立这种神竿,大概因为这根高竿与“天神”的距离自然要比在地面上的人近一些,放在锡碗里的祭肉由在天上飞的乌鸦等鸟类叼去,人们也宁愿相信它们能够把自己的心意带给凡人无法见到的天神,由此得到心理上的安慰。还有,因为乌鸦是满洲人的神鸟,满洲文献中有关于乌鸦救努尔哈赤的故事,而且满洲人的起源也跟乌鸦有关,仙女佛库伦就是在长白山吃了乌鸦叼来的红果才生下满洲祖先布库里雍顺~

//坤宁门

转过坤宁宫,出坤宁门便是御花园了。园内的奇石怪松倒是不少,传言神武门内堆秀山上的石头有些酷似十二生肖的鸡狗猴兔等动物。//如果没记错得话//钦安殿内供有真武大帝,在道教中是属水的,宫中最怕的正是火,供奉者希望真武帝能保佑这满是木结构建筑的宫殿少有火灾。

//储秀宫

储秀宫明清时为妃嫔所居。原名寿昌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叫储秀宫。光绪十年(1884年)为庆祝慈禧五十寿辰,耗费白银63万两进行大规模整修,现存建筑是光绪十年重修后的形制。

这儿原为二进院,清晚期拆除了储秀门及围墙,并将翊坤宫后殿改为穿堂殿,称体和殿,连通储秀宫与翊坤宫,形成相通的四进院落。储秀宫的前廊与东西配殿前廊及体和殿后檐廊转角相连,构成迴廊。迴廊墙壁上镶贴的这些琉璃烧制的万寿无疆赋是众臣为祝慈禧寿辰所撰。这一对戏珠铜龙和一对铜梅花鹿,也是慈禧五十大寿时所铸。

说到慈禧,就必然要说一说选秀女的事啦~

清朝的选秀女是从顺治时开始的,当时规定凡满族八旗人家年满十三岁至十六岁的女子,必须参加每三年一次的皇帝选秀女,选中者,留在宫里随侍皇帝成为妃嫔,或被赐给皇室子孙做福晋。这也就是选秀的主要目的,除了给皇帝选妃,还顺便为亲王和郡王的儿子指婚。这些能够成为清廷后妃的秀女主要从八旗女子中选出来。但凡那些未经参加选秀女者,不得嫁人。

虽然参加选秀的条件是非常严格的,首先要审查旗属与年龄,在旗就必需参加选秀,不可逃避。虽然规定年龄最大为十六,但是乾隆后,如果之前没有参加,即使过了十六也不准私自聘嫁。具体的地点呢,参加选秀的秀女要用骡车送到神武门,从神武门进入皇城。在御花园、体元殿和静怡轩等处由帝后挑选。被看中的会留下名牌。再次经过复选后会觉定留在宫中或赐予皇室王宫。而留在宫中的,需要初次“引阅”之后,屡屡“复看”,有“记名”的,这是被选中留牌子的;有“上记名”的,这是皇帝亲自选中留牌子的。最后,还要经过“留宫住宿”进行考察,在留宫住宿的秀女中选定数人。

皇室舒服了,但是很多人被剥夺了正常的成家的权利,所以很多旗人还是想办法逃避的,或找人顶替。

//此处引文一段:清朝咸丰九年(公元一八九五年)冬,亦有一应选女子当着主选官吏的面,责骂皇帝。《湘绮楼文集》载:此直辞女童为满人。“咸丰九年冬,选良家女入宫,引见内殿。上亲临视女童”。诸女于清晨入宫,“天寒,上久不出,诸女立阶下,冰冻缩蹙,莫能自主。女童家贫,衣薄不堪其寒,屡欲先出。主者大嗔怪,固留止之,稍相多论。女童大言日:‘吾闻朝廷立事各有其时,今四方兵寇,京饷不给,城中人衣食日困,恃粥而活。吾等家无见粮,父子不相保,未闻选用将相,召见贤士。今日选妃,明日挑女,吾闻古有无道昏君,今其是耶……’”在皇帝的家里,责骂皇帝,慷慨陈词,理直气壮,痛快淋漓,喊出了老百姓的心声。其胆量、见识,难能可贵。//

虽然有选秀女的事情,但是面貌俊朗的光绪是清代帝王中后妃最少的一位,只有一后二妃。而且其选秀女的故事还很传奇呐~

1888年,18岁的光绪在体和殿开始选秀女。经过多次筛选后只剩下的五名秀女,分别是:慈禧兄弟桂祥之女、江西巡抚德馨的两个女儿及礼部左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

慈禧太后上座,光绪站立在一旁。前面摆着一张小桌,上面放着如意一柄,绣花包两对。按规定,选中皇后授予如意;选中妃子则授予荷包。一开始慈禧故作姿态,坚持让光绪自己选。于是,光绪慢慢走到德馨长女面前,正要把如意递到她手里,这时慈禧却大叫一声:“皇帝”,并用嘴暗示站在第一位的秀女。光绪无可奈何走到桂祥之女面前,把如意授予了她。慈禧看到光绪中意的是德馨的女儿,想到她们一旦被选为妃嫔,也会有夺宠之忧。便不容光绪再选。匆匆命公主(恭亲王女儿荣寿固伦公主)把两对荷包交给了长叙的两个女儿。选后闹剧草草收场。桂祥之女就是后来的隆裕太后;长叙的两个女儿就是后来的瑾妃、珍妃。一段晚清最著名的悲剧就此开始……

//然后依次是体和殿、翊坤宫、永寿宫、养心殿

清从雍正帝开始,曾有八位皇帝居于养心殿,还有慈禧太后好像也喜欢这儿。前殿是皇帝举行常朝,召见朝臣的地方。最里面的一小间呢,是著名的三希堂,乾隆皇帝玩赏墨宝的地方,他倒的确有不少宝贝~。走出殿门,有一块黑绿相间的璧,这个璧上共有八条龙。可能会有疑惑,为什么不是九条呢?当时的军师给皇帝的理由是,第九条龙呢在养心殿里面。

外方内圆为璧,外圆内圆是什么呢?

//思维短路中……外圆内方是什么呢?//

外方内圆为璧,也有较大的圆形璧,如和氏璧。外圆内圆的,内圆较小的叫扣,如女孩子戴的平安扣,内外圆半径相近的叫做镯。外圆内方的?……我也短路中,应该叫做孔方兄吧?俗称,大钱儿……

//出得养心殿,便是军机处了

屋子不大,却是全国各地要事的决断之地,怎么想也是CPU了。当年这里是禁地,曾国藩……

//记得当时好像说道和绅的轶闻,不过我到确实记得听说过//

因为军机处地位机要,外人不得入内,因此曾国藩无论如何都严守规矩,不近半步……不过,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天王之印却在军机处被盗了。当时的一个小章京——萨隆阿曾趁人不备,将这枚金印带到宫外熔化成了金条。

//其后便是东六宫了

延禧宫的残破景象给人的印象最深了。曾建“水晶宫”,以玻璃为墙,可以置水观鱼。在延禧宫中展览的残瓷器看去确实别有一种感觉。//居然在这儿找到了来自家乡的陶片……//

//神武门

神武门是故宫的北门了。原名玄武门,学习唐朝的大明宫,但玄烨时期避讳,改为神武门。

//后记:虽然记忆很清楚,但是没有时间再去找那个象牙镂雕福寿宝相花套球,内外共十层之多,每层都可以旋转,很是佩服。//

//能工巧匠啊,我也印象深刻,下次再找!以后有钱买下来哈哈哈……//

//有点遗憾咱们没去宁寿宫区,别有一番景致,与前朝后宫都不一样,是一种悠闲清净

颐养天年的感觉……等太和殿修好了,开放的地方也多了再去看一次吧,好的地方就是怎么去也去不够啊……对了,可以稍稍再提一下上书房和南书房,毕竟是皇子、皇帝们读书的地方,显得比较有人文气质。还有选秀女的地方和规矩也可以考证一下,不知道如今选秀活动如此之热是否早有渊源……//

//关于宁寿宫区,我曾经去过,但是只顾拍照了,还拍了一半没电了,整个一郁闷……也记不下多少了。等太和殿大修好了,肯定要去一次的,那时的故宫可参观面积大概会增加一倍吧……//

标签: 紫禁城 查看和 紫禁城 相关的微博 

相关文章

  • 漫步紫禁城

    Hubert //根据格格的讲解和曾经阅读的《故宫轶事》和《白话紫禁城》整理而成。感谢格格的意见以及Baidu知道...

  • 万进:雨过心润

    ——漫步在紫禁城里的遐思 ❀万进 | 文、摄影 2015年,端午。 天大亮了,阳光没有一如既往地洒到床前,雨声却不...

  • “紫禁城”一词是怎么来的?

    提到紫禁城,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什么是“紫禁城”?“紫禁城”一词是怎么来的? 其实,紫禁城就是皇宫,也称大内。它是皇...

  • 【众星捧月】原创新诗43:时空穿越

    [江 雪] 故宫 就是明清的紫禁城 故宫 又不是那紫禁城 六百年紫禁城 近百年的故宫 紫禁城是故宫的前身 故宫是紫...

  • 别花5000冤枉钱看故宫灯会,赵薇、周星驰、舒淇一起陪你过元宵!

    看过白天的故宫、雪天里的故宫 你有可曾见过夜晚的故宫 又是否曾在元宵节漫步故宫、赏华灯初上? 昨天600年紫禁城上...

  • 步步惊心

    紫禁城, 紫禁城的雪… 我真的存在过, 存在过…

  • 随笔'紫禁城的无限遐想

    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院落。近万个房间,层层的围墙与门窗,拒绝任何人窥视与打探,也守卫着无数的秘密。在空寂的紫禁城漫步...

  • 北京,我来了

    我来到了… 一个人来到了紫禁城!带着亲友们和朋友们的祝福! 漫步在故宫里,曾无数次出现在清宫剧里...

  • 树木希林:吃好吃的该笑才是

    01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故宫闭园之后,我时常独自漫步在空寂的紫禁城里,但我却...

  • 心情

    日落紫禁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漫步紫禁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jpr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