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之前一同他人约好,上午过一个活动的方案,下午安排进行一场读书会。这次活动也是无意间加入,而后想要认真去做的一件事,在工作之余的一个安排。未曾想到会得到他人的欣赏,当你去展现自我的时候也得到了他人的肯定,这是对自己莫大的一种支持。
下午进行共读会,感受可能已没之前那般深刻,但好在还是有收获,只不过午休没有打盹,上午又大脑输出过多,就有些精力消散。不过同书友们交流完之后,内心进入了一种空白的状态。有可能是他人的影响,也有可能是自己太累,不过好在还是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
今日思考结论:
生活中有输入,相应也要有输出,再者不要逼仄单独的去思考一个问题,至少询问2-3人而后去做决定,找个人可以是朋友、家人,甚至可以是陌生人,并不取决于找个人有多高的格局,而是取决于,这个人是否能同你交流,而后产生互动。
今日触动点:
1、小组讨论,输出方案,全程主导,过去是自己一直想要做的事,没有机会,但这次有了一个机会,不是挑战,而是一种很自然的输出,全程沉浸在头脑风暴中,没有开小差,节奏也是自己在把控。没有无趣的感觉,差不多将近3个小时。得到了队友的肯定,但令自己有些纳闷的在于,貌似自己并不激动,下次再次讨论时,可以再具体感受下。
2、同书友们的碰撞交流,由于共读的是之前看的一本书,这次再看,话说感悟并没有第一次看的那么深刻,我猜想,好的书是值得看第一遍、第二遍、甚至第三遍的,这不是说这本书不好,而是可能延续性和延展性不是那么强,但这并不能否认这本书之前给自己所带来的影响。再者,同不同的人交流会有不同的收获,有些书友一针见血,会给与你说的点一些回复,回复的还是能让你再度启发的,而有些书友便觉得层次会低一些,在这种环境交流过程中,你会体会到不一样的磁场。
今日阅读书籍:《时间租赁馆》
之所以看这本书的原因在于,今天一天都在路上,没有大量空白的时间阅读,这本书比较轻松,讲的是一个人将自己的时间出租,去同另外一个人碰撞的故事,这些生活的日常,陌生人之间的生活方式,我觉得很有趣,很想看看。
还只是看了前面几个故事,没有说特别影响深刻的感动故事,大多都是远程的朋友或家人租赁这个人所在城市去陪伴这个城市的朋友,而不是自己租赁他来做什么事。之前我也有看到过广告,有人出租,我也有想过租赁这个人陪自己做一些事,但后来为什么没做呢?因为我发现我可以自己去这些事,我不用这个人聆听,也不需要旁人给我打气,或许唯一让我觉得有意思的只是单纯做这样一件,可这有什么意义呢?或许未来我会尝试,这谁又能肯定呢
附:《平凡的世界》第一册就要看完了,很接地气。
愚氿文|一日一思|245|SZ|End
只写个人实践体味,不谈他人理论学说。 对世界持热忱之心,对生活持感恩之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