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发现,阅读某本书的时候,除了阅读这本书介绍的主题以外,还能从细节中发现一些有趣的事。
当我们被推荐去阅读一些名人的自传或回忆录的时候,主要任务是从中学习名人的精神,学习方法,如何获取能力,如何输出,如何变成一个强者。
除此而外,我们发现这些名人脱离不了他们所处的历史年代,名人自传成书肯定是在其成名以后,也许还要久。他们所处的环境成就了他们,也反映出了那个年代,作为一个普通人所表述的微观视角。
也许我们对自传或者回忆录有一些误解,以为它就是一个人自说自话,甚至是自吹自擂。但不可忽视的是,名人首先是一个普通人,无论怎么讲他们自己如何如何,也脱离不了他们生活的年代和环境。他们讲述的,正好反映了一个普通人视角下,一些重要的事情是怎样发生的。
而往往有些历史所讲述的视角,是宏大的,很多过程是被掩埋的。
文学大家王鼎钧的回忆录,被称为是“一代中国人的眼睛”。
其中有些细节描述很有意思,就比如基督教在近代中国为什么能迅速传播?
在明末清初,来中国的那批基督教传教士,走了上层路线,想从宫廷往民间传教。后来发现这条路走不通。从清末开始,传教士又开始走民间路线,从社会底层想办法,发现同样很难。因为办医院、做慈善这些诱惑,解决不了信仰问题。
在王鼎钧先生的回忆录中,他告诉我们,当时山东的传教士选择了一个有意思的突破口:底层妇女。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底层妇女有两个重要的动机。
一是,按照基督教的教义,只能信仰上帝,不能拜别的神。这些妇女就可以堂而皇之地不参加家族的那些仪式,避开家族内部对妇女的压迫;
二是,教会经常召集信众唱赞美诗。按照那个时候的习俗,妇女不能“无故唱曲”。哭可以,但唱歌就是不正经。所以,教会就成了她们“唯一可以唱歌的地方”。
是不是很有趣呢?没有想到,这样的文学大家还能在自己的回忆录里面,有这种深入细节的记录。
那种存在于表面的基督教能在底层人民中传播开来的答案:教会说,是神的感召;中国人说,宗教是穷人的鸦片。
不能说不对,但太抽象。有了这样的细节描述,窥一斑而见全豹。有了真实的人的真实经历,帮助大家理解了问题的答案。
综上,为什么有的牛人能把一本书读出花来,并不是牛人真的有多牛,原因在于他们善于发现,善于联想,善于联系,善于存疑。书里讲的东西不可能把所有的和主题相关的东西都解释清楚。书里讲述问题的角度也有不同,不同的视角就会有详有略。
那么,详细讲述的东西知道了,那略去的地方就不重要了吗?有心人并不这么想,他们就会存疑,进而在以后的阅读过程中,发现了有联系的地方就能够解惑,从而形成知识的网络,所谓“触一发而动全身”的意境大概如此吧。
网友评论